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江南評彈(一)

一、江南評彈,歷經明清

《老殘遊記》中的「明湖居聽書」,鐵雲先生的一健筆,真是把書場內外的氛圍,寫得活靈活現,堪稱經典。而說到說書藝人,那麼但凡初中畢業生的人,便會想起其貌不場、滿臉麻子的柳敬亭,千軍萬馬如何在他口中呼嘯而來呼嘯而去。

文化悠久的民族,其歷史往往在小處能窺一斑而見全豹,說書就是一例。古希臘盲詩人張口一說便是兩部史詩,古巴比倫的《吉爾伽美什》,也是在眾多說者的口中變得越來越長,流傳至今。在中國也是這樣。應當說宋代的說書從體制上已經大致完備;儘管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說明唐代是否有「說書」這回事,但至少從敦煌的變文裡可以看出現代說書的某些「元素」;那麼秦漢呢?著名學者陳汝衡先生說:「先秦和漢代都有職業說話人,只是缺乏記載,使我們難以瞭解具體情況……」不過,在四川漢墓中發掘出來的一具「說書俑」,大致可以說明「說書藝人」的雛形還是有的。

說書這一行當歷經2000年,發展至上世紀,南北流派分呈,境界開闊,技藝完臻。南方一支尤以評彈為勝。然因紅禍,上世紀後期此行人才凋零,呈衰敗之像,書目退化,聽眾流失,書場倒閉…….倒成了御用文人筆下的「正常現象」,令眾多熱情聽眾扼腕嘆氣。

其實,說唱藝術的精髓不可能被湮滅的。前人云:「言為心聲,言之不足則歌之,歌之不足則舞之蹈之,此乃人類情感表達的天性」。「評彈」這朵江南奇葩,只不過是在黨文化摧殘下萎謝吧了。

在民主體制下的法國,說書廣受民眾青睞,說書人被冠「行吟詩人」「法國文學的母親」之名。現在,法國專業說書藝人有500多名,每年各地舉辦的「說書節」80多個,聽眾有上百萬。法國旅遊部門甚至把每年的6月10日定為「國家說書節。

江南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一門古老、優美的說唱藝術。她起源於山明水秀的江南水鄉蘇州,流行於富饒美麗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蘇州地區已經有說書活動。據吳縣誌記載:「明清兩朝盛行彈詞、評話,二者絕然不同,而總名皆曰說書,發源於吳中。」潘心伊在《書壇話墮》一文中介紹,清朝乾隆皇帝到蘇州時,曾把當地一位姓王的說書藝人召來,彈唱一段《游龍傳》。此人叫王周士,他晚年創立了評彈歷史上第一個行會組織?光裕公所(後稱光裕社)。

光裕社成立後,評彈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出現了陳遇干、俞秀山、毛菖佩、陸世珍前四大名家。前四大名家的高超技藝,提高了評彈藝術的總體水平,也擴大了評彈的影響。到了清同治、光緒年間,評彈(當時又稱為蘇州說書)演出已經不侷限於蘇州地區。1846年,上海開阜以後,經濟和文化都以很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人口也日益膨脹。雖說這裡五方雜處,但以江蘇人為多,其中蘇州地區人氏所佔比例尤高,一度上海出現「街頭巷尾盡吳語」的情景。評彈進入上海以後,落地生根,受到了上海人的喜愛。

二、滬上書場,星羅棋布

談到說書藝術,是指說唱故事的曲藝。盛行於蘇,浙、滬一帶,以運用蘇州方言為主敘事說書,也稱「蘇州評彈」。以說評話謂「大書」,彈詞謂「小書」,「評彈藝人」或者「「說書先生」都是以前的稱呼,49年後被中共統改稱為「評彈演員」。書場就是指評彈藝人演出的場所,也有別名為「書社」「書苑」「書屋」「書館」「書樓」等等;既有專業書場(清書場),也有茶樓書場、旅館書場、公園書場、文化館書場、俱樂部書場、舞廳書場等等,無非類型不同、功能不同,迎合不同人的口味和選擇。滬上書場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先後湧現許多評彈演員,對於提高並保留評彈說唱藝術,起到過積極的作用。

1876年(光緒二年)上海辦起第一個女書場「也是樓」(舊址在今福州路山西南路轉角),由清一色女藝人演出。至清末,上海開始放鬆於男女同臺演出的限制,女書場才逐漸衰落,「也是樓」於1911年也告結束。

18世紀末創辦的上海老書場計有80多家,大多設在人民路、小東門,福州路、雲南路、浙江南路、金陵東路、福建中路,廣東路一帶。

19世紀可以說是上海老書場鼎盛時期,創辦的書場已有300多家,從最初的南市,黃浦一帶延伸至南京路、靜安區、虹橋、浦東,楊浦、虹口等地區。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在蘇滬地區又出現了以馬如飛、姚時章、趙湘洲、王石泉後四大名家為代表的一大批評彈藝術家,這是評彈藝術成熟的標誌,並為以後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評彈活動的中心,已經從蘇州轉移到了上海,再以上海為中心,向長江三角洲地區輻射,幾乎涵蓋了整個江浙水鄉,還遠達北京、天津、武漢等地。以後的五十年,是評彈發展的全盛時期:名家輩出,流派紛呈,好節目層出不窮。名家如張雲亭、朱耀庭、謝少泉、楊月槎、魏鈺卿、黃兆麟、蔣如亭、汪雲峰、周玉泉、許繼祥、夏荷生、瀋儉安、薛筱卿、徐雲志、李伯康、朱介生、姚蔭梅、劉天韻、祁蓮芳、張鴻聲、張鑒庭、嚴雪亭、蔣月泉、楊振雄、朱慧珍、侯莉君、徐麗仙、等;好節目有:《楊乃武與小白菜》、《張文祥刺馬》、《十美圖》、《顧鼎臣》、《啼笑因緣》、《秋海棠》、《孟麗君》、《四進士》、《情探》、《秦香蓮》、《武松》、《林沖》等。

過去滬上四馬路青蓮閣,福建北路玉茗樓,廣東路萬雲摟,東棋盤街春江花月樓,十六鋪稱心如意樓,邑廟內松鶴樓,桂花萬,湖心亭,咸瓜街三陽樓,西康路明月樓,牯嶺絡湖園等都是老聽客熟悉的書場。創建於1890年的匯泉樓對於造成評彈演員,擴大評彈影響起過積極作用,彈河女演員範雪君在此演出《啼笑因緣》大獲好評。寧波路493號南園書場,場內臺椅用紅木製成,華貴雅典至極。西藏路上東方書場是老上海設備最好書場之一,600餘個座位,冬置皮墊,夏鋪草蓆,所聘藝人多是響檔。浙江路天津路口的蘿春閣是朱耀祥、趙稼秋首演《啼笑因緣》的書場。山西路南京書場,1941年春節因演《三笑》而轟動上海。西藏書場原是新世界遊樂場附設跑驢場,40年代改為米高美舞廳,後改為專業書場。

新仙林書場原是舞廳,因楊振雄在此演出《長生殿》而各聲大振。紅星書場原為紐約夜總會40年代始演評彈,是上海市北的重要書場。

(待續)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6216

本文留言

作者奈何天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