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認到「手工造紙以人為本」的廣興紙寮,充滿了人的溫度、聲音與感受。垂掛在天花板上的紙燈籠,別具風情。
拓上「日日是好日」
我走在濕潤的水泥地上,從小窗灑落的陽光照在每位造紙職人的身上,他們低著頭,重複著幾個動作不曾停歇。脫胎自他們手裡的紙,竟是需要如此層層把關、處處用心。
客居埔裡近7年,環繞著住處的巷裡有幾間造紙工廠,在僻靜的鎮上運轉不息。這座質樸的山城無時不刻水氣氤氳,總是濛霧的天空,就像乍暖還寒的初春般迷濛。
埔裡,手工造紙的故鄉。清末時期即以中國傳統的造紙術製造草紙;日治時期,日人發現此地純淨的水質適合造紙,1935年在烏牛欄橋下(今埔裡愛蘭橋)搭建工寮試驗,日式造紙術因而傳入。
紙文化館藝術作品 發揮紙的各種可能
幾年來,名聞遐邇的廣興紙寮是我閑間時常前往的地方,步行到愛蘭臺地上的紙寮,只消約一刻鐘。
穿越蜿蜒的綠蔭小徑,濃烈的蟬鳴圍繞,我看見廣興紙寮熱鬧而樸實的身影。這裡多半時候門庭若市,親切的導覽人員循著解說路徑,帶領大家首先前往「埔裡紙產業文化館」。館內以文字和實物展示著造紙原理、技術與紙產業發展的現況,陳列的幾位在地藝術家的作品,更發揮了紙的各種可能。
原料區樹種繁多,楮樹、雁樹、提煉用使纖維懸浮以便製紙的馬拉巴栗樹等,點綴著紙寮園區,向每位遊客呼喚。造紙的原理是纖維的重組技術,不同纖維可製成各式相異的紙張,以樹皮為主,搭配麻、稻草等其他植物原料,因而每張都能與眾不同。
造紙職人的抄紙作業不曾停歇,為廣興紙寮帶來運轉的活力。
筊白筍殼製成惜福紙 研發50種農作物紙
早在12年前,主張廢棄回收再利用的廣興紙寮,加入埔裡盛產的筊白筍殼製成「惜福紙」,至今已研發50種以上的農作物紙,多數懸掛展列在紙寮中。負責人黃煥彰和妻子,時常到市場將水果蔬菜不分嫩老買下,煮漿製紙,不斷實驗。對土地的熱愛,結合文化與地方的自覺,和落實環保的具體行動,讓這裡的每張紙都充滿光輝。
走進造紙區,頭上大型的紙燈籠寫著「歡喜就好」,繪上溫暖的圖畫和色彩,吸引目光。從零開始,造紙的過程每天在這裡清晰上演。多種植物纖維經蒸煮、清洗,軟泡至纖維化後加入馬拉巴栗漿攪拌,而後抄紙成為紙豆腐,再把水壓干,將紙分離,然後烘乾刷成一張張平整的白紙。
三言兩語卻是多少工夫的累積,每個環節都需師傅們堅守岡位。我走在濕潤的水泥地上,從小窗灑落的陽光照在每位造紙職人的身上,他們低著頭,重複著幾個動作不曾停歇。脫胎自他們手裡的紙,竟是需要如此層層把關、處處用心。
拓上「日日是好日」,印在你我心田。
小女孩聚精會神地紙上創作。
親子體驗制扇 小朋友笑聲連連
來到廣興紙寮,別忘親身體驗造紙制扇。每個步驟都有解說人員細心示範幫助,材料費不貴,卻讓行程饒富趣味。
當日,幾個家庭全家一同參與制扇,親子同樂。小朋友學習如何抄紙,伸手在水裡玩得不亦樂乎;爸媽一面體驗,拿捏厚薄,一邊忙著為小朋友留下影像記錄。解說人員替大家將紙壓到半干後,緊接著學習烘紙,高溫的鐵板把手工紙烘乾固定,小朋友們小心翼翼捧著點滴成形的紙,準備拓印。上百種陰文的石塊鋪在桌上,光是擇一圖案就挺費時,我拓上「日日是好日」,看著小朋友們為卡通圖案笑聲連連,陌生人如我也一同笑了。
紙寮裡還設計有「埔裡旅郵站」,現場製紙蓋上印章,就能購買郵票當場寄出,郵寄旅行當刻的歡笑和記憶。
在這個誕生紙的地方,紙在平常的實用價值外有了新的體現。它或許也能打破空間,帶來一種溫潤的感情,每張紙都有屬於它的故事。我摸著粗糙不平整的手工製紙,聞到了滿室的紙漿氣味,想像著它的生命歷程,是如何從一段纖維開始。或許正如人生,每一次的重新組合都有新的可能。
結合四合院和鐵屋的廣興紙寮,每個角落都經悉心設計,後門處還有一株民國元年栽種的竹柏,屹立茁壯。它不是工廠,也非批發部,而是傳統充滿人情味的「紙寮」。
它保留著運作的活力,有屬於人的溫度、氣息、聲音和感情,正如其門口「廣繼傳統,興合時宜」的對聯,令人會心。
我吃著紙寮最近研發,加入臺灣百合、胡蘿蔔、甘蔗等的「可以吃的紙」,文化創意的新奇與溫暖湧上心頭。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可以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