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中人權對話各說各話

作者:楊眉  2010-05-14 00: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美中第十五次人權對話今明兩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由於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之後美中之間的首次人權對話,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中之間在西藏、臺灣、言論自由以及網路監控等領域接二連三發生摩擦事件,此次美中人權對話因此格外引人關注。

美中上一次的人權對話是在北京奧運會的前夕,2008年五月舉行的。今天的美中對話原定於今年二月舉行,但是由於中國抗議美國對臺軍售以及美國總統歐巴馬會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而被一再推遲,因此,今天恢復的人權對話被認為是美中關係走向穩定的跡象。另外,就在人權對話之後,本月二十三日,美中還將舉行戰略與經濟對話。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表示,美中人權對話並不是要給中國上人權課,而是為了讓中國政府明白人權問題對美國的重要性,他說,美中之間特別就人權問題展開對話,這並不意味著美中在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就不會談及人權問題。人權是美中關係的核心部分,人權問題既是戰略對話的一個側面,也是經濟對話的一部分。與人權有關的經濟議題,無論是網際網路自由、信息自由還是知識產權問題,也都是人權對話的重要方面。

事實上,就在美中人權對話召開的前夕,中國政府就因美國打算向同法輪功親近的網站「全球網際網路自由聯盟」提供150萬美元的經費而向美方提出抗議。 「全球網際網路自由聯盟」成立於2001年,該組織向中國等設置網路防火牆國家的網民提供「自由門 」和「無界遊覽」等翻牆軟體。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王寶東表示,「全球網際網路自由聯盟」由法輪功成員經營,其目的是抹黑中國,破壞中國社會的穩定,破壞美中關係。儘管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否認美國政府已經敲定了這筆援助經費,但是,美國政府官員已經普遍向美國媒體作出確認。評論認為,在今明兩天的美中人權對話中,網路自由議題應該是此次對話的重點內容之一。

當然,美中人權對話的議題眾多,根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介紹,美方希望能夠同中國就宗教自由、網際網路自由以及法律的作用等議題作出坦誠的對話。另外,美聯社的報導還指出,此次人權對話中很可能會討論一些個案,例如劉曉波,以及近日因為法輪功成員辯護而被吊銷律師執照的北京律師唐吉田和劉巍等人的個案。劉曉波的妻子劉霞向美國媒體表示中美舉行人權對話多少能給中國政府施加一點壓力,有對話總比不對話要好。不過,中國國內也有評論認為長期以來的中美以及中歐之間的人權對話似乎並沒有取得顯著的效果,呼籲中美人權對話多聚焦中國國內的具體個案。人權觀察等國際組織也向美中雙方發出了類似的呼籲。大赦國際還批評美中對話今天將人權組織排除在外的對話方式。

的確,美中在人權問題上的對話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方式上都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或許是金融危機動搖了美國的領袖地位;或許是中國的經濟崛起迫使他國不得不對中國刮目相看;或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本人謙遜的風格,無容置疑,歐巴馬總統上任之後,美中在人權領域的交涉方式出現了新的轉折。歐巴馬在美中關係問題上明確指出,雙方的共同利益超過分歧,有分歧必須進行對話,但是,分歧不應該影響雙方的合作。在這樣的綱領指導下,去年二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訪問北京時就表示,歐巴馬政府重視人權問題,但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是比美國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更優先的問題,兩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分歧不應該妨礙兩國在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和安全問題上的合作。顯然,今天人權問題在兩國關係中所佔的比例同上世紀90年代初人權同貿易掛鉤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造成這一變化的因素可能還包括目前在國際輿論界日益抬頭對普世人權概念的懷疑論。有評論認為在人權領域並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統一標準,應該視各國的國情而定。舉個典型的例子,五月十三日也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部分會員國換屆選舉的日子,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古巴等人權惡劣的國家都曾當選該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在今天的選舉中,利比亞也將當選為新成員國。人們對由上述成員國所組成的人權理事會又能夠給予多大的期望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