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教育子女出問題 信奉"棍棒出孝子"遇尷尬

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一位閩籍初中生日前因被老師發現腿上有傷痕,追問緣由,學生說出是被父親毆打所致,孩子遂被兒童局帶走,父親更因此惹上官司。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因對父親舉動懷恨在心,住在寄養家庭裡不想回家。3日,孩子的母親陳女士求助心理專家,希望專業人士能說服孩子回家。

陳女士說,4月27日,其丈夫陳先生在兒子的書包裡看見一張成績很差的考卷,上面的日期顯示考卷已經發下來好多天了,陳先生認為兒子故意把考卷藏起來,盛怒之下,用皮帶打孩子。第二天下午,陳女士去接兒子時被學校告知,兒子已經被兒童局的人帶走,送往寄養家庭,他們夫妻暫時不能見孩子。晚上,就有社工到家瞭解情況,並告知兒童局將陳先生告上法庭。

陳女士說,這些天家裡全亂套了,一邊找律師為丈夫打官司,一邊在接受社工心理輔導時瞭解孩子的情況。陳女士表示,其實這些天兒子有回家的機會,好幾次兒童福利局人員問他「想回家嗎?」這位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說「我不回去,討厭看到爸爸。」

據兒童局的調查顯示,發生在華人社區的案件大多數都和青少年管教有關。因為有些華人新移民父母在兒女成長期間很少和孩子溝通,有些家長只能用武力解決問題。學會與孩子雙向溝通,才能有效管教子女。如何才能做到雙向溝通呢?心理安康一線牽亞裔外展主任羅潔表示,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嘗試:

主動製造與子女相處的機會,如一起去散步、買東西、看電影等,增進親子關係。主動瞭解子女的嗜好、喜好、偏好。在孩子情緒低潮時傾聽孩子的訴說。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嘲笑他的言談,不要挑剔批評他的想法,不要在公開場合責罵他。隨時注意對孩子講話的語氣,千萬不要嘮叨不停,避免用相同字眼或語氣表達自己的看法。

羅潔表示,新移民家庭父母忙於工作,留給孩子的時間很少,要他們做到這些並不容易,但家長一定要記住,當你感到在管教孩子有困難時,要積極求助,力求改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