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老鼠的科學實驗可信嗎?
生醫研究所用的實驗動物,由於飲食過量運動不足,都有過胖問題,根據實驗動物模式所獲得的生理醫療結果,也可能多有問題,引起關注。
許多實驗室的動物其實過著不健康的生活,這項問題未受重視,導致研究人員錯誤解讀實驗結果,進而讓藥物研發迷失方向。
美國馬里蘭州「國家老化研究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針對上述問題發表報告說,許多實驗鼠體重嚴重過重,因此患有葡萄糖不耐症,注定早死。因此,以這些老鼠做成的實驗數據,例如某項抗癌藥物的藥效,可能並不適用於正常體重的實驗鼠。
報告共同作者,「國家老化研究所」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麥特森(Mark Mattson) 說明,研究人員多數並未注意到,所謂實驗鼠的正常狀態其實並不健康。因此,我們可合理推斷,這些動物模型得出的實驗結果,與體重過重、少運動的人較有關聯,與體重正常、活動高的人較無關。
麥特森和同事提醒,制式的實驗室作法,是讓實驗動物可以隨時進食,卻沒有足夠的機會運動,有些實驗鼠的體重像吹氣球般胖到有一公斤重。麥特森和同事指出,結果某種實驗藥物的藥效與作用,可能是對過著不健康生活動物所產生的效用,換言之,與卡路里控制延長壽命相關的一些研究,將必須重新詮釋。麥特森說,這些實驗鼠接受卡路里控制而獲得延長壽命的一大原因,是這些實驗鼠是從不健康的基礎開始。他和他的同事指出,許多截然不同的領域例如免疫功能、癌症、神經異常等,皆可能因為過度肥胖而受到影響。
麥特森指出,在籠子裡踩輪子,或是隔日餵食,即可解決「肥鼠」問題,他認為,監督與批准這些實驗的國家委員會,未來應多鼓勵研究人員解決這項問題。
英國劍橋大學獸醫學系研究主任,神經學家富蘭克林(Robin Franklin)說,肥鼠的假設相當可信。不過,他懷疑這 僅是動物模式與人類疾病出現差異的多項因素之一,幸好這項問題在他的研究並不明顯。
話說回來,麥特森與同事已找出數百份以齧齒動物為實驗對象,並認為實驗結果有待商榷的報告,有些報告的研究者是該領域的知名人物。馬里蘭州非營利組織美國實驗動物管理認證協會執行長紐康默(Christian Newcomer)說,她認為麥特森等人將面臨龐大壓力。該當協會替許多實驗室所使用動物的認證,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 關鍵字搜索:
-
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