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無核武世界」

二戰結束後,有人曾問愛因斯坦一個問題:「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將使用何種武器?」愛因斯坦回答:「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何種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是石頭。」相當發人省思!

4月12日至14日,47個國家領袖或代表齊聚華盛頓討論核武問題,對歐巴馬總統而言,這是一場貫徹「無核武世界」理念的重要一步。會後,各國發表有12項要點的「華盛頓核子安全高峰會公報」 (Communiqué of the Washington Nuclear Security Summit),也通過「工作計畫」(Work Plan)。歐巴馬在會後說:「我們為建設更安全的世界取得了真正的進步。」

實際上,這只是一場小小的進步。因為各國領袖僅同意防止恐怖組織取得核武及核材料是當下最具挑戰的安全課題;防止核擴散及加強管制核武物料是峰會最大的共識。最後,各國同意在5月上旬針對核擴散的工作細節在紐約召開會議,也同意於2012年在韓國召開第二屆核武高峰會。

當然,要在核擴散的議題上取得勝利,首先伊朗核武問題就必須要有進展。這點更是以色列代表在會議上的首要議題 (媒體猜測,以色列總理不出席會議,有可能是要避免與歐巴馬談論到屯墾區問題的尷尬)。但伊朗不會輕易地屈服。為了與美國打對臺,伊朗特意在美核武高峰會後,於17及18兩日舉辦一場伊朗版的核武高峰會。伊朗媒體宣稱,共有60 個國家代表和非政府組織代表與會,而中國、俄羅斯也是其中一員。

會中,迪內賈總統 (Mahmoud Ahmadinejad) 再次強調追求核能源的權力,重複反美論調,抗議美國的不公平待遇 (因為伊朗也是NPT的簽署國),也要求以色列加入「核武不擴散條約」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NPT)。會後,迪內賈還特別舉行軍事校閱,包括展示可裝載核彈頭的飛彈,與美較勁意味濃厚。

根據美國防部軍事人員最近在參議院聽證會上的說法,伊朗應可在一年內提煉出高濃縮鈾,進一步可在4-6年內製造出核彈。若說法確實,這對中東地區的安全情勢會是一顆強力震撼彈。日前六國外長 (美、中、法、俄、英、德) 代表已在聯合國再度針對伊朗制裁案舉行會議,中、俄的態度仍會是關鍵。胡錦濤與歐巴馬在高峰會上,無法針對伊朗核武有所共識,這場外長會議看來也是凶多吉少,不會有實質性的成果。

看來,美與伊朗之間短期內仍無法取得妥協的空間。美國堅持制裁,例如這次的外長會議中,美國就首次將伊朗革命衛軍 (The Revolutionary Guards) 列為制裁的對象,希望加大壓力迫使伊朗屈服。但伊朗持續的反美高調與不妥協態度,不僅是國內的政治消費需求,其實也是一場要價的過程。

詹姆士·林賽 (James M. Lindsay) 及瑞·塔卡士 (Ray Takeyh),兩位「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 的資深研究員共同在3、4月的《外交事務》發表〈伊朗擁有核彈之後〉(After Iran Gets the Bomb) 一文。 作者指出,伊朗最終會成為第十個擁有核武的國家。核武已不單是伊朗外交折衝的籌碼,它更已經被解釋為國家自尊的象徵,迪內賈政府執政權威的基礎,維繫伊朗發揮區域影響力的重要力量。

伊朗擁有核彈後,首當其衝的國家莫過於以色列了。後續的可能還包括:鼓舞伊斯蘭極端組織,讓核武恐怖威脅升高、吸引其他中東國家加入尋求核武力量、促使中東內部勢力重新洗牌、「核武不擴散條約」(NPT) 將逐漸瓦解、削弱美國外交戰略。

作者建議,美國政府必須清楚劃出底線,也不應排除軍事攻擊,讓伊朗願意接受談判,也可促使其他伊斯蘭國家不敢作出傷害自身利益的舉動。例如,埃及每年接受美國10多億元的經濟與軍事金援、沙烏地阿拉伯在美與歐洲的綿密經濟網路與規模、土耳其在北約與歐盟的利益。所以,作者進一步說,若伊朗仍執意發展核武,將可能迫使這些國家與伊朗劃清界線。

這其實是一場漫長的較勁,三方皆在尋求最佳的妥協條件與時機。美國希望獲得各國共識,通過自身版本的制裁案為優先;中、俄與歐盟諸國則立場較為接近,希望持續的溝通談判,輔以縮小范圍的制裁案,來讓伊朗妥協,另一方面也不會傷害自己與伊朗在石油方面的商業合作利益與機會。

就中東的地緣政治利益來說,中、俄兩國也不會希望美國在此地區佔盡優勢,伊朗反美政權的存在是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個有力牽制。再者,除了伊朗問題難搞外,北韓、巴基斯坦、印度、中國的地緣政治衝突,也顯得「無核武世界」理念的突兀。。

法國沙克吉總統在美高峰會中,清楚表明,法國不會放棄核武,法國仍需要足夠的核武嚇阻力量以護衛國家安全。其實,美國在4月初所發布的「核態勢檢討報告」 (Nuclear Posture Review Report) 中,也清楚說明,美國雖一方面會與俄國共同削減核武數量,但另一方面也會在未來增加50億美元的預算以供更新核武相關設備及招攬優秀人才,以維持核嚇阻力量及核武戰略的穩定。

無怪乎,美核武高峰會僅能就「防止核擴散」和「加強管制核材料」的議題達成共識。其實時下,製造核彈的原理與技術已不是秘密,但關鍵的制約因素是在核材料的取得。各國同意在未來的四年內,加強和材料的管制。但是這份包含12點要項的的「公報」並無拘束力,各國皆是在自願的基礎上去實現相關的承諾。所以效果會如何,只能待後續的觀察了。

冷戰期間,美俄雙方在確保相互毀滅的平衡下,奉行核武軍備競賽遊戲。冷戰結束後,雙方終在1991年7月達成《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SART),今年4月8日,雙方在布拉格再次續簽此約,約期10年,承諾各自再削減3分之一的核武器。

雖然核武裁軍議題上有所進展,但毫無疑問,擁有核武的國家越多,不放棄核武的心態,讓人類遠離核武威脅的日子仍是遙不可及。

二戰結束後,有人曾問愛因斯坦一個問題:「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將使用何種武器?」愛因斯坦回答:「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何種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是石頭。」相當發人省思!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