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給老師送禮不容易
一位小留學生父親眼裡的美國私立學校

兒子去美國讀高中4個月後,回國過聖誕節假期。一天晚上,兒子和國內的初中同學聚會回來告訴我,有位同學幾乎每天都是夜裡零點30分才能睡覺,媽媽很心疼,跑去找班主任訴苦,反遭老師訓斥:「什麼?你兒子十二點半就睡了?很多同學都是凌晨兩三點才睡呢!」

聽了同學的遭遇,兒子對我感嘆:「我覺得自己好幸福啊。」

兒子在美國的學校,每天下午3時30分放學,之後是1個小時的體育鍛練時間,每天的作業時間是30~45分鐘。為了保證他們的睡眠時間,每天晚上10時,老師會將筆記本電腦沒收統一保管。

假期也是貨真價實的。學校的家長手冊甚至建議:「除某些輔導跳級課程的老師要求以外,學校不要求學生在假期閱讀學校指定列表上的書籍。我們強烈鼓勵家長讓學生自己選擇假期閱讀物,從而提升他們對不同文學流派和風格的興趣。」

曾經,兒子對初中同學現在的處境也並不陌生。上初中時,儘管已經決定要去國外讀高中,但他幾乎每天都是晚上11時以後才睡覺:「別人都在用功,自己就不敢放鬆。」

兒子去美國的最初一段時間,他媽媽每天幾乎都有十五六個小時呆在網上,就怕錯過了與兒子溝通的時間。我心裏也有些發怵。在我看來美國是一個高度自由的國度,老師不管學生,大人不管孩子,兒子雖然從小比較自律,但他畢竟是個15歲的孩子,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能行嗎?但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尤其是今年春節赴美探親後,我們的心終於從嗓子眼兒慢慢回到原處,因為我們發現兒子不在身邊,離我們似乎卻更近了。

給老師送禮不容易

兒子就讀的是位於鹽湖城的一所私立中學。我對私立學校一直不太看好,覺得國內的私立學校大多隻是為了賺錢,學生多是家裡有錢卻缺少管教的公子哥兒,而學校生怕得罪「上帝」,往往對學生的不良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從兒子決定要去美國讀高中開始,我一直希望托朋友想辦法,能讓他去美國讀公立高中,直到確定不能上公立中學後,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私立中學。

但美國之行讓我改變了對私立學校的偏見。

兒子初到美國很不適應,尤其是學校地處高原地區,他有些高原反應。我們計畫給他轉學,朋友推薦了西雅圖的一所私立中學。春節的美國之行也包括去西雅圖實地考察這所學校。我們準備了一些禮物。考慮到美國人的習慣,準備的禮物都不貴重。

在西雅圖的學校,國際關係聯絡員Jack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出於感激,決定送他一個蘋果的Ipod,不過200美元左右。他當即表示太貴重了,不能收。見我們很有誠意,他表示可以捐獻給他們的學校圖書館。

但是第二天,我們卻收到了學校退回來的禮物,還有國際部主任 Williams的一封信函。信上說:出於尊重你們家人的想法,我指示Jack收下你們的禮物,並捐贈給學校圖書館。但是我錯了,我們學校的政策是任何機構或教員都不得接受來自申請人家庭的禮物。制定這個政策是為了避免一個申請人不夠格而被接受。你的兒子被接受也僅僅是憑藉他自己的能力。我們希望盡量減少跡象讓他感覺自己被接受是一個禮物幫助了他。

這讓我們在尷尬之餘,也很感動。在國內我們早已習慣求人辦事就要送禮,即便在原本應該是一片淨土的校園裡,給老師送禮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甚至不送禮反而變得很奇怪。一個朋友告訴我,她朋友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入學不過一個星期,就碰上教師節。因為家裡沒有給老師送禮,孩子晚上回家就放聲大哭,說全班幾十個同學只有她和另一個小朋友沒有給老師送禮物。

而在美國,給老師送禮被拒絕似乎不是偶然發生的,在兒子的學校我們又經歷了類似的遭遇。我們想請兒子的老師吃飯,但所有的老師都以要回家為由婉拒了我們的邀請。

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老師對學生卻非常熱情。一天,我們在學校餐廳用餐,校長聽說我們是David(化名)的父母,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的辦公室坐坐。我們沒想到校長對一個入學不過半年的中國學生這麼瞭解,他跟我們聊了兒子的學習,但聊得更多的是他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表現。我們有些受寵若驚,要知道我們習慣的思維是:校長該是大忙人啊。

不光是校長,所有的任課老師對David都非常熟悉。我此前一直認為美國人情淡薄,後來才知道兒子曾和同學一起被老師邀請到家裡去過萬聖節、吃火鍋。離開美國前,我想委託一位老師在幾天後替我給兒子買個生日蛋糕。70多歲的老太太說:「不用買了,我在家給他做好了帶過來。」另一位老師則說:「你給他做蛋糕,那我就給他扎氣球。」他們還叮囑我,千萬不要告訴David,想要給他一個驚喜。

幾天後,兒子告訴我他不想轉學了,我想應該與這個生日不無關係。

和學習一樣重要的事還有很多

兒子在重慶讀書的時候,除了他的學習成績,我們對他在學校的其他情況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學習好就可以一俊遮百醜,體育課和德育課人人都是優。而兒子去了美國之後,他每天的情況,比如著裝、課堂表現、體育鍛練、作業、測試,事無鉅細,我們都可以從網上瞭解到,而所有這些都會打分,並計入兒子最終的綜合成績。有一次,兒子早上上課遲到,我們立即知道了,兒子解釋說是睡過頭了,但這並不能成為遲到的理由,兒子被扣了10分。

學習不能說不重要,但是重要的事還有很多。在學校校歷中,有20多個重要的日子,除了考試複習和期末考試外,有很多都是諸如男孩棒球營、旅行日、班級旅行日、登山日、全校滑雪日、祖父母日之類的日子。

學生手冊中明確規定:參加體育運動是學生社交和身體鍛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求學生每年必須參加至少一項競技運動,並且鼓勵學生3個季節(秋季、冬季、春季)都參加。此外,參加擊劍、攀岩等體育運動或者參加舞台劇的演出也相當於達到了運動的要求,但需要達到一些表演或比賽的標準。

兒子告訴我,週末的娛樂活動也是學校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甚至學生手冊裡也有量化的要求。

學校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週末活動,通過戶外教育課程,可進行諸如徒步旅行、野營、攀岩、滑板滑雪、高山滑雪運動。學生們也有機會報名參加大型購物中心之旅、電影、宴會、遊樂場探險以及其他文化活動。每個學生必須在每個學年的課程中參加3個文化娛樂活動、3個社區服務活動,以及3個戶外活動。

大多數的娛樂活動在學校範圍內進行。傳統的咖啡屋之夜、運動比賽、在學生中心看大屏幕電影、宿舍開放日都是學校娛樂活動的代表。健身房和舉重房在週末的常規時間開放,學生中心開放游泳池、乒乓室、氣墊曲棍球以及電視和棋牌遊戲。學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交通和陪伴,去猶他州的各個滑雪勝地。

女孩的裙子必須在膝蓋下兩英吋

現在的中國家庭大多是幾個大人如群星捧月般圍繞著一個孩子。兒子在家的時候自然是什麼家務都不做,什麼東西都是隨處亂扔亂放。過年去美國看他,我驚詫地發現他的宿舍整理得非常整潔,被子和睡衣疊得整整齊齊。

當我請朋友將兒子學校的家長手冊和學生手冊翻譯成中文並仔細讀完後,就不再奇怪兒子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如此之大的變化了。對學生手冊我不陌生,兒子讀小學、初中的時候都有,內容不多,大多都是套話,很空洞。

而兒子現在的家長手冊和學生手冊讓我又一次開了眼界,學生手冊竟然可以是這樣的!用它自己的話說:試圖涵蓋家長和學生關注的所有問題。

我發現自己以前認為美國老師不管學生、大人不管孩子是認識上的誤區。他們不僅管,而且管得比我們要具體得多。

比如「男孩每個耳朵不能超過兩個耳環,女孩的裙子必須在膝蓋下兩英吋」;比如國內的學校會規定不許早戀,但早戀現象並不能因此絕跡,而他們會規定:「學生在公共場所示愛時應留意他人,把影響降到最低。手牽著手或步行臂挽臂是可以接受的表現感情的方式,但更多的示愛方式是不允許的。」

儘管是一所對國際學生每年收費高達5萬多美元的私立學校,學校也並沒有視學生為「衣食父母」。它強硬地規定:學生在宿舍抽煙,在宿舍裡擁有任何易燃物品,嚴重違反電腦網路服務協議,分發違禁藥品和嚴重騷擾或虐待學校的任何其他個人或團體,都是重大違規行為,會導致被停學或開除。任何背離誠信規範的行為和學術欺騙也都是重大違規行為,包括抄另一學生的家庭作業、向另一學生提供家庭作業、剽竊別人的成果和在考試、測驗中作弊。學生未經同意缺課(或者自修課),從輕到重,都要受到處罰,如果屢教不改,將被暫停課程直至被開除。

每一個父母都難免有望子成龍的情結。但究竟一個成功的人該是什麼樣子卻成為長久以來糾結在我心頭的問題。

有朋友感嘆:我們的教育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上幼兒園就開始學大人的東西,學英語、學數學,但是大學生卻在學幼兒園就該學的東西——大學門口的斑馬線旁豎著一塊醒目的牌子:紅燈停,綠燈行,但是一群又一群的大學生卻視而不見,在紅燈亮起時腳步匆匆地穿越馬路。

另一個朋友告訴我,她的一位朋友正在致力於辦一所公益性大學,為此訪問了貴州貧困山區的多所中學校長。他看到那些校園裡雜草叢生,校長不停地向他訴苦:沒有經費,請不起人工。他很生氣:「為什麼不能讓你的學生來做?」

我終於想明白了我對兒子的期望其實很簡單,我不希望他畢業於名校卻不懂得遵守最基本的交通規則,我希望他就算會打高爾夫球但也要會整理自己的宿舍和打掃衛生間。

兒子學校的宗旨讓我看到了希望:「學校致力於開發學生在技能、知識、習慣和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為他們在今後的大學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獲得成功做好準備。」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