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怎樣遏止丈夫"包二奶"?(圖﹚

雖說古代是一夫多妻,有點身份的男人妻妾成群算不了什麼;但是,天性自私的愛情,在任何時代都無法容忍外來勢力的侵擾。古代的文人筆記處處可見這類爭風吃醋的典故,尤其令人驚訝的是,那些有頭腦、有心機的"奇女子",曾怎樣運用各自獨特的"絕招",遏止丈夫尋花問柳"包二奶",捍衛弱女子的人格尊嚴。

明代顧起綸的《國雅品》中有一段"陳少卿妻"的詩話,這是"後才子佳人時代"的寫照:相傳,陳少卿要背棄老婆而娶小妾,妻子悲憤地作了一首《寄夫》詩:"新人貌如花,不如舊人能織麻。織麻做衫郎能著,眼前花開又花落。"這種詩句當然打動不了鬼迷心竅的丈夫。有一副壽聯說:"何止於米,相期以茶。"這八個字可以改作對人生的觀照,在精神與物質的取捨上,"米"未免過於原始,同"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的佳人簡直是格格不入。"茶"才約略"下得廚房,上得廳堂",更適合才子佳人的虛榮口味。

當婚姻出現危機時,即使佳人妻子也籠絡不住才子丈夫的心。管道升是浙江吳興的美女,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同書法家趙孟頫成親。據說這位管家小姐不但容貌美麗,而且才藝俱佳,一手好詩詞,一筆好字畫。想不到丈夫另覓新歡,一個婦道人家有什麼辦法呢?打不動,罵不靈,硬的不行來軟的,只能寫幾句哀怨的詩感化一下:"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子成林君未來。玉貌一衰難再好,不如花落又花開。"這是勸降嗎?分明在為自己做人老珠黃的憑弔。佳人的資本丟了,才子的愛心跑了,一個世人羨慕的神話即將壽終正寢,這種悲劇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兩情相悅的內容是什麼?才色而已。才色開道,情人眼裡便出西施,但這只是第一道門逕,並非婚姻的皈依。總有一天江郎才盡、年老色衰,怎麼辦?光彩照人的才子佳人也將隨之夭亡。

《論語》說:"詩可以興。""興"是指感動人心,儘管佳人多能詩能文,但試圖以這種方式招回"負心漢"也是功效甚微。

清人袁枚的《隨園詩話》有這樣一段故事:

王孟端的一位朋友,偷偷地在北京娶了一房小妾,兩人如膠似漆,尋歡作樂,男人早把家裡的原配夫人丟到九霄雲外去了。王孟端見勢不妙,立刻出面調停,他寫了一首詩寄給了這位朋友:"新花枝勝酒花枝,從此無心念別離。知否秦淮今夜月?有人相對數歸期。"真是一把鑰匙一把鎖,天天摟著二奶花天酒地的人扑簌簌地掉下了悔悟的淚水,還算不錯,當即"挾妾而歸",帶上年輕漂亮的小老婆,匆匆地趕回老家團圓去了。

其實,"挾妾而歸"還不如死在外邊永遠別回來乾淨呢!另覓新歡的丈夫將如何面對秦淮月下數歸期的佳人?此時,姻緣尚在,恩義卻大不如前了。就像一隻精美絕倫的花瓶,一破,即使勉強粘連、沒有肢解,裂痕也永遠不可能彌合。遍體裂痕的婚姻只是依靠道德力量,苦苦地僵持。

還好,趙孟頫的老婆換了個聰明的招數,她由唉聲嘆氣而改作蓄意勾引,"老佳人"切中了才子們多愁善感的軟肋,這倒不失為一個起死回生的好主意。據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紀》的記載,管夫人曾作了一首非常著名的《我儂詞》,答對即將納妾的丈夫: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你一個,塑我一個。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管夫人在詩詞裡別有用心地捏泥人,她就忘記了,才子可以同你這個佳人捏,也可以同另外一個佳人捏。死後"同一個槨",並不意味著生前只有"同一個衾"。風流倜儻是才子的本性,要他從一而終,豈非奢談?"花在時,人在勢",佳人如春韭,割完一茬又長一茬,天下哪有不老的貂禪,不死的西施啊?才子佳人始於偶然的幸運,卻不一定有必然的美滿,還是乖乖地捏泥人去吧,捏得好,白首同心;捏砸了,或者掉首無情、琵琶別抱,或者乾脆"君死又隨人去了"。一旦到了那個地步,社會上早就沒人再關心這對可憐的老鴛鴦了。喜新厭舊是所有看客的天性。

本文留言

作者張繼合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