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府的腐敗究竟到了什麼程度?

即使你今天還能過,你的子孫如何過?也許你會說,反正不是我一人如此.是啊,60年代餓死四千多萬人的事,至今雖有"墓碑"一書在海外出版,肯定.然而大陸又有幾人知曉.大不了到時讓子孫後代再成為幾千萬餓殍之一罷了,只要抱有"我死之後, 哪怕洪水滔天"的非人心態,一切都無所謂.只不過,具有這種心態的多是統治階級,而你不是,滔天時,他們的子孫在國外啃500億美元,而不用做"墓碑"!

下面提到的只是一些官方的硬性數據,實際情況更糟。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人性道德的淪喪,這些都已經破壞的無以復加。

1、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消息,國家負債已經達到二萬億左右,國家負債與GDP的比率已經接近或者超過全球之冠的日本的百分之一百三十一。

2、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最高達到4萬多億元,金融危機同樣也在日益加深;城鄉社會困難群體、弱勢群體從形成到急劇發展,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十分尖銳的社會問題。僅1998年以來國有企業就有2800多萬人下崗失業,到2003年底單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口就高達2200多萬人,已經變成為資本家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3、目前全國地方政府債務至少在l萬億元以上,約佔GDP的10%,地方債務風險已經超過金融風險成為威脅我國經濟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頭號因素。

4、「官方統計的1999-2001年10類腐敗經濟損失達到GDP總量比重的14.5%-14.9%」每年達一萬多億元。這實質上意味著一年平均從全國每一個人身上剝削去1000元左右。

5、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公費旅遊的消費大大超過了教育經費與國防開支。公車消費接近國防開支。「公務員一天耗電量,普通百姓用19天」。每年各級政府官員公車私用費用達2000多億元,幾乎和2006年的國防開支相近。公車真正用於公務的時間僅佔三分之一。

6、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全國大約有6000萬國有和集體企業職工被替代,4000萬農民失去土地或人均佔有土地不足0.3畝;7000萬股民在股市中的損失超過1.5萬億;城市中1.5億人或失去或應得而未得到社會保障,整個社會的基尼係數達到0.53~0.54之間,城鄉差別達6倍之巨。實際上,己經改革失敗。

7、依靠出口的市場體系造成國家自然環境崩潰。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也成為世界的垃圾場。

自然資源被迅速採用的化學農業所毀壞。化肥和農藥嚴重地污染了水系統,導致高度的土壤侵蝕和鹽鹼化,損害野生生物,並危及中國公民的健康。中國大約40%的可耕地退化了。大約五分之一的可耕地被重金屬(鎘砷鉛等)污染。農業廢水,和傾入河流的城市廢水以及工業廢水一起導致中國七大河流體系的60%的水不適宜於人類接觸。

環境危機:「我們的原材料很稀少,我們沒有足夠的土地,而我們的人口在持續增長。城市在發展,但是沙漠地區也在同時擴大;可居住和可用土地在過去的50年中已經減少了一半,…

8、外逃貪官席捲資金6倍於清廷歷年賠款總和

綜觀歷史,從來就沒有像今天這樣大規模向國外轉移國庫的賣國行為,而且目前這種賣國行為還在繼續!

我們從兩個方面,把現在的貪官外逃資金和當年的滿清政府和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的賠款相比較:一是從1842年鴉片戰爭一直到20世紀初,在這60多年裡,中國在大大小小的列強的威逼下,簽訂的各種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幾十個之多,加之跨的年頭有60 年之久,我們究竟一共賠了多少?第二是金銀度量和今天公制單位作一個換算:

古代的,一兩==約40克g

按照2005年8月最新的國際市場貴重金屬交易價格換算,每公斤白銀kg==2080元人民幣,每克g==2.08元人民幣,一兩白銀=40克g=2.08x40=83.2元人民幣

從1842年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到1901年這60 多年中的所有牽扯到賠款總合: 85519萬兩

這8.5519億兩的白銀值多少錢人民幣?

8.5519億兩白銀X83.2元=711,51808億人民幣,約等:712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滿清政府從1842年開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開始賠款,到清朝滅亡前的60 多年裡,一共向眾列強賠付白銀折合人民幣712億。

而從80年代到現在短短的20 多年裡,貪官轉移到國外的資金有500億美元之巨,合4135億人民幣。

這兩個數字相比較:

清廷60年賠款折合712億人民幣

今日貪官20年轉移4135億人民幣

後者是前者的5.8倍!

我們對清朝末期的看法,往往感覺一片漆黑,那些穿長袍馬褂的狗官除了賣國求榮,欺壓百姓,一無是處,可是他們與今天貪官們比,後者的賣國腐敗是以指數倍的方式增長!清朝狗官簽訂的那些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是在堅船利炮的威逼下被迫進行,就像我們今天遭遇搶劫一樣,把銀子掏給強盜實在非己所願。而今天的貪官則是主動地把大量的資金轉移到國外。綜觀歷史,從來就沒有像今天這樣大規模向國外轉移國庫的賣國行為,而且目前這種賣國行為還在繼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真不平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