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問題 中共內部分歧
《紐約時報報導》

人民幣究竟升不升值?央行暗示升值,但商務部卻堅持要阻止人民幣升值,中共對外顯示分歧,十分罕見。

美國財政部下個月將正式公布,是否將中國劃為匯率操縱國。一旦被貼上匯率操縱的標籤,國會必然要求華府向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中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值此緊要關頭,中共內部卻口徑不一,央行暗示升值,但商務部卻高調堅持阻升,中共這種表露出內部意見分歧的現象,20年來難得一見。

據《紐約時報》26日報導,本月6日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意外地對表示,人民幣緊貼美元是為了回應全球金融風暴,一般認為這是暗示人民幣貶值僅是權宜之計,升值是早晚的問題。

然而,兩週前,中共商務部卻抬出民族主義的旗幟,高姿態宣布中共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而將人民幣升值。

據報導,上週(24號)三中共商務部副部長鍾山與美國商務部會商後對記者說,中方「無法接受」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近幾日,商務部資深官員不斷放話,警告在壓力下讓人民幣升值是「不理智的」。上週商務部甚至罕見地將中科院中美貿易關係8位學術專家的手機電話主動告知外媒記者,阻升人民幣的立場十分鮮明。

站在中共商務部的立場,去年受金融風暴影響,中國外貿順差1,981億美元,較前年的2,974美元大幅減少,因此將人民幣升值的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鼓動國內網民與媒體在美國壓力面前不能「退縮」。

另一方面,中共央行陷入兩難的窘境。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共持有美債的龐大外匯存底將產生匯兌損失,央行可能難辭其咎。但是,一味阻升人民幣,將使貨幣政策動彈不得,很難透過升息的方式,紓解目前悄悄來臨的通膨壓力。此時美方壓力加劇,國內抗拒升值卻被商務部帶動得情緒高昂,央行擧足維艱,裡外不是人。

據報導,過去20年來,在中美雙方的貿易談判中,中方總是口徑一致,美方則常常多頭馬車。如今形式逆轉,美國府會一致要求人民幣升值,中共內部卻意見分歧。

在美國,美元匯率經常是財政部長說了算;但在中國,中共各部門似乎都有發言權。名義上,中共央行是人民幣匯率的主導者,但其職權似乎有弱化的趨勢,漸漸淪為經濟政策的行政組織之一,對貨幣政策也失去了絕對的權威,與聯準會在美國的地位大不相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