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帶給中國農民的隱憂

上海浦東川沙鎮郊區的一處農田被徵用來建迪斯尼樂園。(Getty Images)

[記者劉林綜合報導] 「三農問題」,即中國的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一直受到社會關注,其中的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是當前最突出問題。2010年初,中國官方提出通過發展城鎮化的方式,解決「三農問題」。 但在城鎮化過程中,亦不可避免的加劇了土地兼併問題。

農民的增收困境與中國特色的城鎮化

農民收入基數低,同時受現有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響,農民收入的增速低於國民經濟和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速,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之比逐年擴大: 1985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74:1,2007年則達到了3.33︰1 ,20年時間城鄉收入差距擴大了85%,這反映了目前中國農民的增收困境。

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令人困惑的問題是城鎮化到底讓誰受益?本來,城鎮化意味著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這對農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不用再被當作「盲流」, 不用再交在城市工作所需的各種證件的費用,可以正大光明地享受同城鎮居民一樣的各種公共福利。但從實踐來看,農民在城鎮化過程中並不如意。

農民在城鎮化過程中最失意的是土地問題

土地對於農民而言,是農戶經濟的一塊零風險資產。農民之所以能夠在外面打工,全靠他在家裡有一塊地,提供基本的保障,所以無論是打工成還是打工敗,回來總歸有個吃飯的地方。

由於中國的城鎮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導,地方政府以地生財或者以地套現,大規模的徵收農民土地,但並沒有給農民足夠的補償,農民也就喪失了在城鎮化過程中通過出售土地而得到原始積累的機會,這些無地無業的農民可以說是「被城鎮化」了。城鎮化也因此變成了一種侵吞農民土地資源,賺取現金收益的機制。

住房「被城鎮化」 農民還是進不了城

與土地相關的就是住房問題,地方政府借城鎮化之名,圈地蓋樓。這次中央政府提出發展城鎮化之後,房地產股應聲而漲,二三線城市房價跟著上升,就是一個最好印證。

地方政府在城鎮化中通過征地再出售獲益最大,房價也被不斷推高,但「被城鎮化」的農民和城鎮中原有的低收入群體卻要承擔城鎮化過程中的巨大成本,大多數農民還是無法轉移到城鎮。

戶籍制度對城鄉的二元分割

在城鎮化過程中的另一個問題是戶籍制度改革,以往戶籍制度將城鄉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鄉之間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的差異。中國社會一方面完全依賴於農村勞力,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另一方面,城市又拒絕給農民在工作機會、社會保險、教育和家庭問題等方面的平等的公民權。

目前看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可以看做是政府主導的城鎮化,也可以說是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喜歡的城鎮化。但城鎮化不是簡單的農民進城,也不是單純拆遷改建。要讓進城農民真正轉變成「城裡人」,必須放開農民身上體制性的束縛,更重要的是給他們生存的空間和權利。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