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兩岸合力因應糧食戰爭
日前大陸官員公開表示因天災多、基礎弱,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大陸供量吃緊,由於大陸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5,讓糧荒問題再度受到關注。
根據統計,2009年全世界飢餓人口已超過10億,而已開發國家過胖人口則超過7億,全球糧食供需明顯失衡。此問題將隨著氣候持續暖化更加惡化。《氣候戰爭》一書作者格溫.戴爾(Dyer Gwynne)曾指出,若中國無法有效解決氣候變遷造成的糧食問題時,可能會升高與臺灣對立,轉移內部爭議焦點。
引爆糧食危機的原因
未來國際間確實可能再度爆發糧食危機主要原因在於:
(1)氣候變遷造成異常幹旱或大水使得糧食生產下降,據推估全球氣溫每升1度,糧食生產將減少1%到1.7%;(2)一些開發中國家在追求工業化過程把大量農田改為建地,使得糧食需求更仰賴進口;(3)已開發國家如美國積極推動生質能源,導致糧食供需產生變化;(4)國際市場存在少數壟斷,目前四大跨國糧商幾乎控制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擁有定價權;(5)隨著人口增加與經濟成長對糧食需求將大幅提高;(6)全球糧食貿易量僅限於總生產量的10%至12%,一旦生產國發生重大事件就可能造成糧食貿易失衡與糧價飆漲。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數及糧食消費大國的中國,過去外國專家一再質疑其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的能力,但中國近10年來糧食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證明中國有能力養活自己。
但隨著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減少、缺水和天然災害的侵襲,中國糧食安全前景並不樂觀,未來能否保持供需平衡,除了依賴海外屯田外,很大程度取決於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據數據顯示,農民種糧利益提高10%,糧食產量大約增加3%。因此除了全力推動‘多予、少取、放活’策略外,應透過完善土地制度與糧食流通體制、提高糧食保護價與國內市場糧價、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等方法,來有效提高農民種糧意願,才能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臺灣農業技術是契機
臺灣同樣未受到上波全球糧食危機影響,主因在於國內存糧尚稱充裕,國人米食量減少,且國際糧價很快回穩,但這不保證臺灣有足夠能力因應未來的糧食危機。尤其近年來臺灣糧食自給率不增反降,許多農地閑置,目前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僅有32%,就國家糧食安全長遠考慮有不利影響,國人應未雨綢繆。政府除了應檢討休耕政策,調整農村再造目標,提高糧食自給率以求自保外,應積極推動市場、土地、技術、人才等革新方案,讓農業順利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才是根本。
鑒於臺灣在育種、農產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等方面較中國有相對的技術和產業化優勢。隨著兩岸關係更加緊密,臺灣除了積極加入東亞稻米緊急儲備項目外,可以透過提供優良品種、生產技術與專業人員協助,進一步提高中國農民的單位產量與生產效率,一來可以改善中國農民生活與農村經濟,二來也可以增加中國的存糧,成功化解兩岸可能因糧食短缺所引發的隱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