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常委葛劍雄批評中國處理學術腐敗零作為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葛劍雄批評教育管理部門對學術腐敗問題處理「零作為」。他指出,近幾年幾乎沒有處理過一起學術腐敗個案,致使學術腐敗現像在中國愈演愈烈。

葛劍雄現任中國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兼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教授。

中新社報導,中國近幾年連續在高校(大學)教師、科研人員和官員中出現學術造假、論文抄襲、花錢買學位等學術腐敗問題。

葛劍雄說,在中國現行體制下,絕大多數科研單位和學校都屬公辦,無法擺脫掌握權力和經費的主管者的影響。一旦這些部門和人員出現腐敗,企圖用權力和金錢換取學術成果、地位或聲譽,一般是難以拒絕。

他說,近年來,大陸科研和教育經費總量急劇增長,增加的經費中大部分集中在主管部門和官員手中,又缺乏必要的督管。

而制度和機構的缺陷也使學術腐敗得不到及時查處和有效懲治。紀檢部門往往以對學術問題難以界定為由,不受理對學術腐敗的舉報。中國教育部雖於近期設立學風建設協調小組,查處範圍卻限於直屬高校。

大陸學術腐敗只能由本單位的學術委員會調查確認,即使涉及黨政首長的也不移交第三者監管,實際上無法做到公正透明。

葛劍雄建議,要賦予科研機構和學校必要的自主權,保證科學和學術研究的獨立和尊嚴;不要將科研和教學人員的職稱、待遇、地位簡單地與項目、經費、成果掛鉤,不要「逼良為娼」。

另外,要建立保證學術獨立機制,如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授委員會、學術規範 (或學風建設) 委員會等都應事先制訂,並經民主通過的條例指導下充分發揮作用,而不能聽命於領導或行政部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