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寒假干家務 奶奶發5600元「工資」

今年過年,10歲孩子通過干家務活,奶奶給他發了5600元錢「工資」,這個數目已經超過了小孩媽媽的工資。拖次地板每次200元,倒袋垃圾每次20元。

孩子幫著干家務活兒,奶奶該不該給孩子發「工資」;平時與孩子接觸少,趁著節日多給孩子錢算不算「情感賄賂」?為了這件事,孩子的媽媽和孩子的奶奶鬧了兩天小彆扭。

拖次地板200元倒袋垃圾20元

今年過年,媽媽沒再批評過在翠華路小學讀三年級的郭路路(化名)懶惰,路路變得很勤快,通過干家務活,奶奶給他發了5600元錢「工資」,這個數目已經超過了路路媽媽每個月4000多元錢的工資。「娃才10歲,奶奶通過開工資來培養娃的生活能力,不但不利於孩子成長,還屬於對孩子的一種變相賄賂。」路路的媽媽昨日向記者介紹,孩子幫著倒一袋垃圾,奶奶發給孩子20元錢工資,擇兩斤韭菜發40元錢,每間房子拖一次地板給200元錢;「把不同的家務活對應為不同的價錢」。

郭路路在家裡幹得不亦樂乎,但媽媽卻有些焦慮,擔心今後不給孩子發家務工資他就不干家務了;另外,也擔心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毛病。「我曾經跟婆婆說過兩次,但婆婆說,平時在外地住,對孩子關心少,過年了,通過發家務工資比直接給壓歲錢好。」郭路路的媽媽顯得無奈。

孩子說過年掙點錢不算啥

在郭路路居住的小區裡,他的奶奶跟記者聊天時稱,自己和孩子的爺爺過年來看孫子,想趁著過年幾天時間多「培養」一下孩子的勞動意識,雖然「工資」發得多了點,卻是應該的,「國外孩子干家務,也一樣給工資啊」。

郭路路的奶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這麼做可以培養孩子通過勞動獲取報酬的生活態度,還可以培養節約、管理錢財的能力,有利於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生存。

對於這筆錢怎麼花,郭路路撓著頭說:「還沒想好,先攢著,到時候買玩具。過年掙5000多元錢不算啥,班裡同學期末考試考得好,同學的爸爸還給發學習工資。」

專家:精神鼓勵比物質刺激更重要

昨日,西安育康教育中心的心理教師王永說,發工資雖然可以起到調動孩子積極性的作用,但數額過大容易帶來誤導,使學習、家務勞動商品化,物化了親情關係。

王永表示,其實,很多孩子最渴望的未必是錢,一支畫筆、一次郊遊、一次家庭遊戲,類似這些獎勵或許更能激發孩子干家務、學習的積極性;對於孩子,精神上的鼓勵比物質刺激更重要。

郭路路的寒假「工資」收入

1.去樓下倒一次垃圾,20元錢;每天兩次,已倒46次垃圾,掙920元;

2.擇兩斤韭菜發40元錢;家裡包了四次餃子,擇了8斤韭菜,掙320元;

3.洗一件衣服發80元錢,共洗了7件衣服,包括奶奶兩件睡衣,共掙560元;

4.家裡三室兩廳,每間房子拖一次地板給200元錢,共拖一次,掙了800元錢;

5.跟爺爺奶奶去超市買菜提了一次東西,掙400元錢;

6.刷一次碗,獎勵60元,共刷過9次碗,掙540元;

7.給地毯吸塵,每次80元,共做過8次,掙640元;

8.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擦皮鞋,每雙皮鞋擦乾淨一次掙20元錢,8雙皮鞋各擦了4次,共掙640元;

9.每擦一個書架100元,擦了3個書架,掙300元;

10.每兩天把房間裡的9盆盆栽植物挪到陽台上一次,60元挪一回,共挪8回,掙480元。

怎樣教孩子干家務

昨日,家住西安交大醫學院家屬院、長期從事幼教研究的劉蕾表示,節假日讓孩子多幹些家務活,對孩子成長有利。給垃圾筐套上塑料袋、把髒衣服放在洗衣籃裡等小家務,適合兩歲到四歲之間的孩子干;整理小床鋪、疊被子衣服、擦桌子等適合五歲到七歲之間的孩子干;拖地、把垃圾帶到戶外、給地毯吸塵等,適合八歲以上的孩子干。「孩子干家務不能要求太細,要多鼓勵。」劉蕾表示,如果孩子養成良好的家務勞動習慣,有利於成年後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