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工業發展面臨五大困難和挑戰(圖)

 2010-02-21 02: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資料圖片(昵圖網/21366075)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日前舉行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建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中國工業發展的內外環境好於去年,但仍面臨五大困難和挑戰。首要問題是外需萎縮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觀,在穩定外需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擴大內需。中國今年出口恢復難度很大,應該如何開拓國內市場,加快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型呢?為此,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邀請現在美國普林斯頓的中國經濟學者何清漣和美國博爾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鄭竹園進行討論。

記者:鄭竹園教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日前說中國的工業發展面臨五大困境。第一困境就是去年靠國家投資帶動經濟發展,目前內需總是帶動不上來,如何刺激中國內需,普通老百姓的消費呢?

鄭竹園:它現在的主要問題它主要把經濟戰略放在農村。因為農村農民量大,農村如果農民沒有錢買的話,它這個內需就弄不起來。本來現在這個內需是兩個問題,一個是鼓勵人家買車,所以舊車換新車了。第二個就是錢匣子放鬆銀金,所以到地方去炒這個炒了、這個房地產啊。所以在去年這個內需就是股票、地產、汽車這三樣東西就把這個內需弄起來。那麼最近覺得這個炒地產不對,所以就開始增加銀行存款儲備金。提高儲備金就減少放款,有點緊縮放款,又要防止通貨膨脹。所以它現在有個矛盾,一方面說要經濟繼續成長,說要放寬貨幣;另一方面又怕炒地產、炒股票炒的過熱,就導致通貨膨脹。所以在這個兩難的階段裡頭,現在是相當困難。

記者:何清漣教授,您怎麼看李毅中提出的這個問題呢?

何清漣:李毅中今天早上是承認我們在十年前就談到過的問題了。這是一種遲到的認識,現在呢要調整,要花很大的力氣。因為現在中國的出口一直在中國的經濟中佔非常重要的位子,是中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那麼現在要調整還有很多問題:首先,比如中國現在如果要是把這個出口生產要轉為為國內生產,就有個內需問題,這個內需呢跟這個社會分配問題有非常重要的關係。中國由於過去是利用低人權的血汗工廠,還有就是低分配。因為中國跟全世界不同,在GDP中間工資比例只佔了1/4還不到,發達國家都是佔了58%到65%之間。也就是說GDP中間用來分配的份額在中國非常的少。再加上分配不均,就導致中國存在一個龐大的低收入階層。這些低收入階層是沒有消費能力的。所以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其他國家的對外依存率,既是日本這樣的出口大國,他對國內消費的依賴都高達65%以上。但是只有中國國內消費一直佔50%以下。

記者:鄭竹園教授,農民的收入比較低,普通老百姓佔中國人口的大部分。那麼怎樣增加農民的收入,來刺激他們的消費是不是應該是政府的一個重點呢?

鄭竹園:是重點,今年第一個發表的公告提這個三農問題,三農就是農民、農業、農村就這三農問題。它現在是希望把農民的收入提高,那麼這個是主要的內需的重點。

記者:何清漣教授,您覺得中國政府採取怎麼樣的政策才能刺激農民,以及其他弱勢群體的這個消費呢?

何清漣: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農民過去20年來,中國的農民(早就已經)身份依然是農民,但是大多數農民家庭已經不能依賴這個純農業收入養活一個家庭。很多人都得出去打工,那麼有工打的時候他們的家庭收入就好一點,沒有工打的時候,家庭收入就差一點。所以在目前這個出口產業不旺,還有房地產也行將出現問題的時候,農民工就業的兩大領域都已經不行了。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給他們找飯碗。就讓他們有工做。但是有工做跟中國的產業結構的問題有直接關係。中國的產業結構一直在調整,要從這個勞動密集型向這個資產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調整。但是現在一調就面臨很多問題,那麼農民工失去工作和低素質勞動力沒有工作也是一個問題,而且中國的問題還多到什麼程度,中國現在不僅是低素質勞動力嚴重過剩,就是高素質勞動力也嚴重過剩,大學生多年來找不到工作。就是這個問題,所以中國現在是幾大群體都成了失業群體。農民、農業剩餘勞動力;還有就是知識型勞動力過剩;還有就是城市裡的受教育不足的低素質勞動力過剩。

記者:因為中國的鋼鐵、水泥、造船很多產業盲目的擴張過剩,你說這是一個產業調整的好機會嗎?鄭竹園教授?

鄭竹園:對對,鋼鐵、水泥這種東西生產過多。現在第一把這個轉化到新能源的工業,比如太陽能、光速、利用太陽光、電動汽車,它現在要轉到這一方面來。這些是他們現在在推行的一個政策,就是改善生產結構。過去靠外銷,現在外銷越來越困難,在各方面都在限制,要加稅啊什麼的。未來的這個發展方向一定要轉在內需,一定要轉在新的工業化上去。

記者:這個產業調整是不是又限制很多農民的工作,如果要調整的話?

何清漣:產業結構倒不是我們要調整,是外部壓力逼的要你調整,比如不用你的產品了,那麼你產能過剩,你就得關廠,中國製造當然也有自取其咎的地方,比如偽劣產品、有毒食品、還有就是產品不安全啊,所以李毅中講的這個問題既有中國過去這個產業政策,出口政策的問題,也有中國製造的質量問題,就是廠商信譽問題,講重就是廠商倫理問題。所以現在是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聚集到一塊,它得慢慢釋放、慢慢消化。中國還得吸取教訓,以後不要再生產那些不合格的產品出去,提高產品質量,要向日本學習,一有產品質量問題,就立刻虛心認錯招回,不要再讓國家的質監局局長說這是反華勢力害怕中國強大,對中國產品妖魔化。不能這樣說話,這樣說話人家就不信你了,所以我覺得中國這方面的路還有很長很長要走,它真的不是一個三天兩天就能解決的問題。

以上是在美國的中國學者何清漣和鄭竹園教授討論中國應該如何增加內需等問題。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