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開寶馬賣稀飯

這年頭有點怪,開著寶馬把粥賣,這就是自稱‘體驗生活’的富二代。這新聞有點特別,不得不說,當前‘富二代’確實是一個很有輿論質地的詞語。不管什麼東西,只要跟‘富二代’有關,似乎就能立馬從每天海量而冗雜的社會新聞中區別開來,變得更引人矚目。

結合國民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等現實環境,社會輿論自然對富人有一種別樣的關注。這種心緒也不能統稱為仇富心理,比如前段時間新聞傳袁隆平身價是個如何嚇人的天文數字,但輿論對此反應平靜,所謂‘仇富不仇袁隆平’。

只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一些道理。那就是人們不會思維簡單到認為‘有錢人的一切財產都是非法的,富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可鄙的’。而‘仇富’一詞,之所以頻頻出現在與富二代相關的那些社會新聞裡,主要反映的還是一種社會心理的斷裂。而加劇這種斷裂的,則是那些新聞裡給人留下豐富想像空間的地方,比如司法不公,權錢媾和。

在對此進行心理抗爭時,‘富二代’自然會成為人們首選的一個標籤性的東西。當貧富分化太過極端時,一些非理性的心理自然不能完全遏制。在醉駕案的血泊中,在炫富飆車的馬達轟鳴中,極個別的富二代的不仁行為,也被輿論擴大化接受。於是富二代成為‘飛揚跋扈、為富不仁’的同義詞。很難說富二代被污名化了,還是這個群體中有些人不爭氣。

扯了這麼多,讓我們回到開篇這個新聞。三個成都富二代,開著寶馬在路邊賣稀飯,據說是虧本賣,他們自稱這不是炒作而是‘體驗生活’。想體驗一下賣粥人的生活。照說,與‘為富不仁’富二代新聞比起來,這個形象應該正面了吧?可以為其整體的負面形象公關一把了吧?

但我們卻不能這麼樂觀,因為生活中基本沒有開得起寶馬的賣粥人,您開豪車賣稀飯,體驗的根本不是窮人生活,還是最正宗的富二代生活!可見,富二代的思維和心理與普通底層民眾之間的鴻溝有多大!雖說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是富二代要想轉變整體形象,最好的教材其實是其老爸老媽富一代們,白手起家打拼天下的過程。舍此,其他的行為藝術,不是噱頭,就剩炒作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