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國古典樂器

古人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八音」。編鐘、磬這兩種樂器所發出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為「金石之聲」,是官方認可的「最高雅的聲音」。
 
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筑、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漢唐以後,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大量為中國音樂採納,並被中國人改良發展,逐漸替代了中國原來的本土樂器。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寵愛,得以樂器流傳,正式在「民樂」公眾中演出的樂器幾乎都是外來的。
 
編鐘由若乾大小不同的「鐘」組成,每一個鐘體上都飾有簡 單的獸面,內腔是空的。編鐘的編製有許多種類,東周時期的 編鐘以九枚一組的居多;較大的編製以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墓 出土的編鐘)為代表,共計六十四枚,分三層懸掛。
 
編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晚期,當時的鐘多為陶製;商代以後的編鐘多為銅製。
編鐘屬於變音打擊樂器族,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悅耳、延音持久 。具有東方色彩,適合於演奏東方五聲音階的音樂。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