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暴風雪 暖化惹的禍

10日的大雪使美國東岸人口最稠密地帶被厚達將近一尺的積雪覆蓋,打破111年來降雪量的記錄。這是不到一星期內的第二場大雪,而在首都華府,聯邦政府已連續三天關閉。 近年,「全球暖化」警告不斷,但最近美國東岸接連出現超級暴風雪,似乎讓全球暖化論述開始站不住腳,但「時代」雜誌指出,這波東岸破記錄暴風雪確實與全球暖化有關。 照理說,「暖化」不是應讓冬天變暖嗎?專家不是說過去十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嗎?這些疑問,不僅民眾疑惑,更成為「政治工具」。上週末,維吉尼亞共和黨州議員就大登電視廣告,拿這幾週的嚴寒氣候,頻頻攻擊民主黨議員,因為民主黨多是二氧化碳減排法案的支持者。 時代雜誌指出,根據科學研究,這波使華府、費城降雪破記錄的暴風雪,與氣候變遷確實有關,原因更出在「暖化」上。因為暖化,所以逐漸變熱的空氣就能吸附更多的濕氣,只要冷氣團一到,馬上就能把這龐大的濕氣化為超強暴風雪。相反的,如果空氣變冷,通常會變干、無法吸附水氣,這種冷氣團只會讓溫度降得更低,卻無法產生大風雪。 「2009年美國氣候影響報告」就已指出,過去50年間,美國北方已逐步因暖化累積出龐大的冰風暴系統。專家相信氣候變遷不僅已讓颶風增多,同時也會使暴風雪變多,而且會讓颶風、暴風雪的毀滅性增強。 當然,隨著氣候加速暖化,最後可能會暖到無法下雪,不過,世人可能還需等上一段時間才能看到這「奇景」,因為只要氣溫能達到攝氏零度,還是會下雪。 實際上,華府、費城的歷史風雪還不算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出在芝加哥周遭的五大湖區,因為隨著暖化,五大湖區冰封湖面的面積越來越小,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湖面濕氣會進入空氣中,所以暴風雪已連年重創五大湖區。 報導指出,當然短期的氣候亂象讓許多人會質疑氣候變遷的可信度,但氣候變的不可預測,而且產生強大毀滅性,都是氣候變遷的後遺症,氣候變遷在未來對人類的影響將會越來越明顯。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