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孔子

前兩天和朋友駕車出行,使用了手機公司提供的GPS服務,因為轉錯了路口,而我們又沒有按照指示及時掉頭,GPS居然兩次停止了服務。朋友調笑說,這個 GPS很得儒家精髓,所謂「王有過,諫之。再諫不從則去。」因為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如此調侃先聖,我倆因此大笑不已。「不從則去」一說並不出於孔子,而是出自他隔世傳人——孟子。以前中國人常說孔孟之道,所以也算是和孔子拉上了關係。

最近在中國大陸,孔子卻真的和高科技較量起來了。據說有關當局為了大力推動《孔子》一片,一度下令停映《阿凡達》2D版,還引起了大量民眾的不滿。當然《孔子》不是孔子,不滿《孔子》也不是不滿孔子。老先生胸懷博大且充滿幽默感,對此應該是不在乎的。

第一次知道有孔子這麼個人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那時候中國掀起批林批孔運動,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之下,大家一起義憤填膺地寫批林批孔作文。記得有一個同學竟指孔子是林彪鄉下隔壁的地主,成為當時學校的笑談。

作為一個中國人,不是從歷史教科書中或者是《論語》中得知孔子,說起來很慚愧,但錯不在那些孩子,而在中國政府,這道理至為明顯。當然,至今我也沒有搞清楚林彪和孔子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在好幾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孔子都是一個極為負面的形象。當年中共批孔,不但宣傳機器連篇累牘,而且大字報漫畫滿天飛。文革結束之後,大學裡面的政治教科書對孔子的描述仍然是「復辟奴隸制度的反動派」。只是到了九十年之後,從歐洲進口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完全破產,才有了孔子先生的慢慢翻身。近年以來,孔子大熱,其中有商貿經濟炒作的原因,也有中共需要一種「軟實力」出口,來對付現代西方意識形態。中共不但在海外建造了幾百所孔子學院,而且四處宣揚,儼然以孔子代言人自居。

這對「萬世師表」的孔先生來說,正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中國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佔GDP比例在全世界倒數第二,在中國還有大量地區沒有正規學校,因此需要大家捐款來建「希望小學」,但卻大筆投資到西方最發達的國家去建立孔子學院,並派出數以千計的教師去向西方人灌輸「之乎者也」。

孔子大概是中國的首代「博導」。在生時就有數千學生,其中好幾十人大概都可以稱得上博士。幾百年之後,光秦始皇坑儒,就坑了兩百多儒家的博士。孔子一直主張有教無類,他的博士群中卻很少有各國的高級官員。不像眼下的中國,凡是高級官員幾乎都是博士,或正在讀博。官員讀博當然和知識無關,只與陞官的要求有關。儒家有學而優則士之說,現在與時俱進為士而優則學,那是孔老先生當初如何都無法想像的。

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今大陸政權可說是不「仁」之極。其實孔子最重視的還是「道」。年輕時請教老子,年老後注《易經》,還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名言傳世。兩千多年後,竟也有人把老夫子先損後抬,拿出《孔子》來欺世盜名,那世界也算是「無道」得緊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臧山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