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悲歌─等不到救援 災民怒搬屍擋路(圖)


海地強震救援行動十四日傳出好消息,救難犬在斷垣殘壁中嗅出生命跡象,救出受困四十小時的愛沙尼亞籍警官喬維爾(中)。(法新社)

一名滿面愁容的海地男子十四日在太子港綜合醫院拿著失蹤女兒的照片,他身後堆滿著死屍。(歐新社)

成千上萬在海地大地震中受傷的民眾十五日在痛苦中度過第三晚,無家可歸的災民只能睡在人行道上過夜,等待遲不見蹤影的救援,災民的情緒已經開始由絕望轉為憤怒。但來自各國的救難人員與物資卻受限於海地機場、道路及海港都在地震中受損而無法迅速展開救災工作,大批物資仍卡在機場無法順利發送出去,救難人員則警告說,救援車隊恐需要更多安全保護才能深入災區救災。

海港機場道路受損 物資難以發送

負責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執行巡邏任務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表示,災民對救難物資在震災後第三天仍遲遲未發放愈來愈不滿,指揮維和部隊的巴西軍方警告說,救難車隊必須增強安全措施以免在半路遭到劫掠。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十五日也表示,該組織位於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倉庫存放有一萬五千公噸的食物,震災後原本被洗劫一空,但大部分都於不久後尋回,其中六千公噸將盡速發放給災民,WFP也在準備運送足夠供應兩百萬災民長達一個月的即食口糧到太子港。

國際紅十字會根據海地紅十字會組織及政府官員提供的資訊,估計震災至少造成四萬五千人至五萬人死亡,海地總統蒲雷華表示,當局已埋葬了七千具遺體。但太子港市立殯儀館外十四日仍堆滿了上千具屍體,場面慘不忍睹,還有更多罹難者的遺體卡在倒塌的建築物中無法移出。聯合國官員十五日也估計,光是太子港就有十%的房屋全毀,至少有三十萬人無家可歸。

災民目前最需要食物、飲水與藥品,而歐亞美洲等二十多個國家、聯合國與民間救援組織也已把營養口糧與其他食物、飲水、帳篷、毛毯、淨水器等救難物資運往海地,還有數百名搜救專家、醫療人員及其他專家正趕往海地途中。

但震災發生後第三天,來自全球的救援仍無法送到災民手中,原因是太子港的海港與機場都在震災中受損,救難物資無法從海路運抵海地,民間救災飛機十四日則因缺乏機場停機空間與燃料,長達八小時無法降落。已經抵達海地的救難人員則因海地基礎建設破敗、道路上又擠滿了害怕餘震的災民或企圖搶劫救援物資的劫匪,使得救災車輛行進嚴重受阻。

殯儀館外堆滿屍體 估五萬人罹難

有些憤怒的災民因為三天三夜等不到任何救援,乾脆把屍體拿來當路障,據時代雜誌攝影記者史華茲表示,他親眼看到太子港市中心區至少有兩處路障是由災民屍體和石塊組成,海地的民怨正在不斷升高中。

海地多所醫院都在震災中毀損,當地醫師只能在缺乏足夠藥品與醫療器材的情況下,在臨時醫療站替肢體被壓傷、頭部受創或骨折的重傷患者勉強包紮,救援人警察告說,許多骨折或大量失血的傷患若無法在二十四小時內獲得緊急醫療,死亡人數還會繼續增加。

不過,救難人員十四日也在聯合國總部救出了三十五歲的愛沙尼亞籍工作人員喬維爾,他的傷勢輕微,還能自己步行就醫。太子港著名的蒙大拿旅館也在震災中全毀,不過十四日有十四人幸運獲救,但旅館內至少還有七十人受困。

本文留言

作者編譯俞智敏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