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廣:為何三聚氰胺毒奶粉禁而不止?

"三鹿奶粉"事件給中國消費者帶來的傷痛還沒有完全撫平,最近半個月之內,西安和上海兩地又連續爆出兩起非法生產和銷售三聚氰胺奶粉案件。媒體和消費者再次發出疑問,為何有毒奶粉禁而不止?"三鹿"死了三聚氰胺為何陰魂不散?質檢部門職責何在?

這是2008年中國爆出"三鹿"毒奶粉特大醜聞以來,時隔一年半,三聚氰胺毒奶粉又出現在中國市場。這一連串最新醜聞,再次暴露中國食品公害問題並沒有解決,食品生產鏈、銷售鏈以及安全檢測機制仍存在很大的漏洞。

最新一起三聚氰胺超標奶粉事件,出現在中國居民密集、商業密集、銷售渠道暢通的上海,再度引起消費者的擔憂。上海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12月31日發布信息稱,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產、銷售三聚氰胺超過國家標準的乳製品,被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可是有關消息卻遲遲才見報。電視媒體未見及時報導,《上海日報》遲至1月2日才報導說,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8批奶粉和濃縮乳的三聚氰胺含量"超過限量"標準,3名主管已被逮捕,公司已被勒令關門停業。

缺乏快速的公眾信息傳播,媒體報導遲滯,這本身就足以說明當局在事件發現之後,有關部門僅限於在辦公室開一個信息發布會,而沒有及時透過各種渠道向民眾廣佈信息,以提醒居民不要食用已經流入消費渠道的"問題奶粉"。

而問題的癥結所在,更在於產品監督方面。雖然當局表示,上海質量監督部門已經封存了熊貓乳品公司所有庫存產品,並迅速向"問題產品"的7個流向地區派出工作組,監督企業召回所有已售出的"問題產品",但有毒奶粉已經進入消費渠道,隨時都給可能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問題。

更能說明問題嚴重性的是,這次被查處的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是個屢禁不止的不法廠家。因為這家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生產和銷售三聚氰胺超標奶品;早在2008 年"三鹿"事件爆發時,上海熊貓乳品公司就已經被查出三聚氰胺毒奶粉,列入毒奶粉企業"黑名單",被迫關門。僅時隔一年半,這家乳品廠商又被驗出產品含有相同的有毒化學物。

而且進一步的調查顯示,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是有意故犯,產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標,是由於這家公司違法將三聚氰胺超標而回收的煉乳用於回爐生產;同時,這家公司還使用了由寧夏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因三聚氰胺超標被當地質監部門明令禁止銷售的奶粉原料。這些情況表明,繼續生產三聚氰胺有毒奶粉,並不是偶然一家公司,而是一連串的企業互相包庇,互相串通,互相提供非法銷售的有毒原料。

再一個可以說明問題嚴重性的例子是,就在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被查處之前大約半個月,陝西金橋乳業公司剛剛被查出生產銷售三聚氰胺超標奶粉,當時民眾就已驚呼:"三聚氰胺奶粉又死灰復燃了!"民眾的憤怒聲音還沒有落下,上海市場又出現同樣的三聚氰胺毒奶粉。這叫老百姓怎麼信得過商家,怎麼信得過政府的監管部門?

2008 年爆發的"三鹿"事件,隨後而來的調查顯示,這一事件幾乎是中國奶製品行業集體犯法。許多奶製品公司(包括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型企業、國有企業以及靠不實廣告自我吹噓、欺騙消費者的"名牌"企業)都捲入了三聚氰胺奶品的生產,尤其是嬰兒有毒奶粉的生產。"三鹿"事件的波及面之廣,受害人之多,造成至少6名嬰兒死亡,近30萬嬰兒因使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生病,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

至今,"三鹿"事件受害人的傷痛還沒有平息。就在半個月前,12月17日,為中國毒奶粉醜聞事件受害者家屬尋求賠償而創辦了"結石寶寶之家"網站的維權人士趙連海,不僅得不到尊重,反而被當局以"尋釁滋事"為由將他逮捕。民眾的呼聲遭到壓制,維權人士遭到逮捕,這樣的做法能讓老百姓相信政府嗎?

食品安全關係到居民的生命健康。雖然中國已經在去年6月1日正式實施《食品安全法》,但光有一部法,而沒有一套嚴格和有效率的食品安全檢查機制,沒有一支在日常生活領域真正為民服務的公職人員隊伍,《食品安全法》也是一句空話。在一個制度不健全的國家,在一個沒有人情味、沒有商業道德、不法商人隨時可以借任何漏洞,不惜以損害公眾健康、以謀財害命的手段牟利的國家,更應該允許民眾和輿論來共同監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馬丁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