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紫砂壺的文化歷史背景

 2010-01-03 00: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的紫砂藝術,以茶具為主,另有少量花盆、筆筒、碗碟、陶刻等。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為紫砂,亦有紅砂、白砂。這種陶土,含鐵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茶具的色澤,可利用紫砂泥澤和質地的差別,經過"澄"、"洗",使之出現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硃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另外,還可通過不同質地紫泥的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優質的原料,然的色澤,為燒制優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質基礎。成陶火度在1100至 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 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


紫砂茶具起始於宋,盛於明清,流傳至今。在明代中葉以後,逐漸形成了集造型、詩詞、書 法、繪畫、篆刻、雕塑於一體的紫砂藝術。北宋梅堯臣《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詩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歐陽修也有"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情"的詩句,說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剛開始興起。1976年宜興鼎蜀鎮羊角山發掘出一處宋代龍窯窯址,出土了許多紫砂陶殘器,考古發掘的實物 和文獻記載互相印證。至於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創,已無從考證。

紫砂茶具則創造於明代正德年間,根據明人周高起《陽羨茗壺錄》的"創始"篇記載,紫砂壺首創者,相傳是明代宜興金沙寺一個不知名的寺僧,他選紫砂細泥捏成圓形坯胎,加上嘴、柄、蓋,放在窯中燒成。"正始篇"又記載,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出現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藝大師:龔春(供春)。供春在實踐中逐漸改變了前人單純用手捏制的方法,改為木板旋泥並配合著竹刀使用,燒造的砂壺造型新 穎、雅緻、質地較薄而且又堅硬。供春在當時就名聲顯赫,人稱"供春之壺,勝如金玉"。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造型精巧,現存北京歷史博物館,是供春唯一傳世的傳品,但也有人疑為贗品。這位民間紫砂藝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進到一個新境界,供春壺成為紫砂壺的一個象徵,其作品也被後世所仿造。

明清兩代,宜興紫砂藝術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為藝術作品。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說:"宜興罐以龔春為上,一砂罐,直躋商彞周鼎之列而毫無愧色。"名貴可想而知。
從萬曆到明末是紫砂器發展的高峰,前後出現"四名家"、"壺家三大"。"四名家"為董翰、趙梁、元暢、時朋。董翰以文巧著稱,其餘三人則以古拙見長。 "壺家三大"指的是時大彬和他的兩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時大彬為時朋之子,最初仿供春,喜歡做大壺。後來他在游婁東時與名士陳繼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 茗之道,根據文人士大夫雅緻的品味把砂壺縮小。點綴在精舍幾案之上,更加符合飲茶品茗的趣味。他製作的大壺古樸雄渾,傳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壺、提梁大壺、朱 砂六方壺、僧帽壺等。他製作的小壺令人叫絕,因此當時就有"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艷說大彬壺"的讚譽,被譽為"千載一時",他為紫砂發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李仲芳制壺風格趨於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漢方、提梁卣等。他晚年自嘆說:"吾之精,終不及時之粗也"。


另外,紫砂藝人李養心,是萬曆時人,他擅長製作小壺,樸素帶艷,世稱"名玩"。李養心的最大貢獻是開創了"壺乃另作瓦缶囊閉入陶穴"的匣缽裝燒法。還有歐正春、邵氏兄弟、蔣時英等 人,他們借用歷代陶器、青銅器和玉器的造型、紋飾製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們的作品也廣為流傳。另外被譽為"桃聖"的項聖思也非常著名,他製作的大小桃杯,製作的精細入微。


到了清代,紫砂藝術進入了又一發展時期。砂藝高手輩出,紫砂器也不斷推陳出新。宜興開始製作紫砂壺胎,進呈後由 宮廷造辦處藝匠們畫上琺琅彩燒制或製成的珍貴的雕漆名壺。景德鎮也按照宜興壺的式樣燒制瓷器。宮廷開始直接向宜興訂製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壺成為珍貴的御前用品。這一時期紫砂大家有陳鳴遠、邵大享等名家,陳鳴遠是繼時大彬以後最為著名的陶藝大家。陳鳴遠製作的茶壺,線條清晰,輪廓明顯,壺蓋有行書"鳴遠"印章,至今被視為珍藏。據《陽羨名陶錄》記載"鳴遠一技之能世間特出"。

另外此時期的名家還有虔榮、王南林、邵元祥、邵旭茂、陳觀候等。 乾隆晚期到嘉、道年間,宜興紫砂又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紫砂茶具式樣繁多,所謂"方非一shi,圓不一相"。在紫砂壺上彫刻花鳥、山水和各體書法,始自晚明而盛於清嘉慶以後,並逐漸成為紫砂工藝中所獨具的藝術裝飾。不少著名的詩人、藝術家曾在紫砂壺上親筆題詩刻字。《砂壺圖考》曾記鄭板橋自製一壺,親筆刻 詩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飢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此時最著名的是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此人工於詩文、書畫、篆刻,時任江蘇溧陽知縣,特意到宜興和楊彭年制壺,創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楊彭年的製品,雅緻玲瓏,不用模子,隨手捏成,天衣無縫,被人推為"當世傑作"。彭年配合制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再由陳氏鐫刻書畫。其作品世稱"曼生壺",一直為鑑賞家們所珍藏。所制壺形多為幾何體,質樸簡練、大方,開創了紫砂壺樣一代新風。曼生壺銘極具文字意趣,至此中國傳統文化"詩書畫"三位一體的風格至陳曼生時期才完美地與紫砂融為一體,使宜興紫砂文化內涵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到了咸豐、光緒末期,紫砂藝術沒有什麼發展,此時的名匠有黃玉麟、邵大享。黃玉麟的作品有明代純樸清雅之風格。擅制掇球。而邵大享則以渾樸取勝,他創造了魚化龍壺,而此壺的特點是龍頭在傾壺倒茶時自動伸縮,堪稱鬼斧神工。在稍後的20世紀初葉,由於中國資產階級蓬勃興起,商業的逐漸發展,宜興紫砂自營的小作坊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誕生了一些制壺名家,其中又以馮桂珍、俞國良、吳雲根、裴石民、顧景舟、王寅春、程壽珍、朱可 心、蔣蓉等人最為著名。

紫砂器在世界上稱得上造型最豐富的工藝品種,明清兩代先後湧現出數十位德高望重的著名陶藝名家,創製出了人類藝術瑰寶,他們為中國陶瓷史的發展,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