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為何死後讓鐵骨錚錚的唐太宗痛哭?(圖)
她是眾多的後宮故事中的一個奇蹟。貞觀之治,盛極一時,除了唐太宗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唐太宗創造了貞觀之治,她成就了唐太宗。自古以來後宮都是波濤洶湧,瞬息萬變。但是在貞觀時期,唐太宗的後宮,卻一直是風平浪靜,井井有條。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人?為什麼鐵骨錚錚的唐太宗在她死後失聲痛哭?她究竟有著怎樣的聰慧?她作為大唐皇后到底對貞觀之治有著怎樣的影響?
貞觀時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長孫皇后掌管內庭,那也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長孫皇后自始至終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唐太宗,是太宗的賢內助和方面軍。在唐代的皇后中,長孫皇后絕不是最有權力的,但卻是最受尊敬和愛戴的。長孫皇后賢淑、優雅、智慧、大度,用現代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知性女人。
知性女人皇后楷模
自古以來後宮都是波濤洶湧,瞬息萬變,但是在貞觀時期,後宮在長孫皇后管理之下,一直是風平浪靜,井井有條。這是因為長孫皇后掌控有力。那是一種柔性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這是長孫氏的力量,也是長孫氏的智慧。
長孫氏勤奮讀書,一年四季保持不變。讀書使她增強智慧,積累知識,增廣見聞。她生活儉樸,需求不多,樹立了一個儉樸的榜樣。不但自己儉樸,她要求太子也這樣做。有一次太子的奶娘跟皇后說,東宮的用度不夠,皇后就不高興,說,太子應該關心自己是不是德立名揚,哪有關心用度夠不夠這種事兒?她胸懷大度。我們都知道後宮關係複雜,但是她處理得很好,唐太宗跟別的宮女生了孩子,宮女因為難產而死,皇后就把這個孩子一直養在身邊,像自己親生的一樣,沒有半點嫉妒心,樹立了當時一個很高的道德水準。別的妃子生病了,她就會把自己的藥品拿去給人家用。這些舉止,史書稱為"下懷其仁",即下面的人都感懷她的仁德。
這些,都顯示出長孫氏的不同凡響,但是更卓越的是她的自我定位。
長孫皇后的自我定位是什麼呢?就是以唐太宗為準繩,以皇帝的大業為目標。她自己和自己管理的後宮,都是皇帝大業的一部分。這就是說,長孫氏始終是唐太宗的一個方面軍。這是什麼?這就是很標準的母儀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孫皇后與其他大臣一樣,也是李世民的部下。只要是部下,就有如何處理上下級關係問題。穩定後宮的一個重要意義是不要對朝庭治理天下形成干擾。
長孫皇后是怎麼做的呢?
後庭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請繩治,俟意解,徐為開治,終不令有冤。
在上級和下級之間,有幾種相處的方案可供選擇。一是讓下級作出犧牲來滿足上級的心願。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百姓最痛恨的。二是欺上瞞下。這一般是主意大的人才敢於採取的方案,通常也是壞人才會這樣幹。三是讓上下級都不滿意,這不可能是一種選項,但確有這樣的結果。欺上瞞下者往往如此。四是讓上下級都滿意,這是最佳方案,但是難度最大。
我們看長孫皇后的這個記載,這不是一個個別事件,而是皇后處理同類事件的一貫做法。這是一個三方關係,後庭的人、皇后和皇帝。後庭中的人犯了大錯,皇帝發怒的時候,皇后的方法是"助帝怒",並請求親自來處置,決不輕饒。她不是頂著皇帝的怒火,而是順著皇帝的思路。等到皇帝過了憤怒期,她才開始慢慢調查處理,最後決不能讓後庭的人受冤。
看起來,這些都是小故事,都是配角的小故事。其實呢,都牽涉貞觀之治的大問題。貞觀之治是中國難得的理性行政時代。不僅皇帝理智大度,皇后也如此,大臣們也如此。大家圍繞皇帝工作,千方百計不讓皇帝犯錯誤,所以李世民成就了中國皇帝的最高業績,所以貞觀時代就擁有了理性行政的美名。
皇后病重期間,太子建議皇后赦免囚徒,度人入道。這是常見的爭取人心和輿論的方法,也是佛教的功德表現,當時稱作"修福"。皇后說: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我向來不作惡,如果善行無效,那為什麼還要求福呢?至於國家大赦,那是國家大事,怎可因我而亂天下法事呢?
這段言論,凸顯皇后的理性精神。對於生死,抱著自然主義的立場,反對有意追求什麼修福長壽。對於大赦呢?她堅決採取不干涉態度,因為那是國家大事,不能"因我"而亂法。
後宮問題眾多,穩定是絕對的大局。皇帝妻妾眾多,不僅爭風吃醋,更有爭奪繼承權的問題。長孫皇后十分自信,從容不迫地管理後宮,為保證李世民全力以赴地治理天下,起到了十分顯著的輔助作用。
納諫的唐太宗和理性的皇后,真是一對難得的男女主角,他們的價值觀如此接近,難怪會為後世稱道。長孫作為皇后,她思考的問題僅限於後宮嗎?不,在很多問題上,她都是唐太宗的高參。
政治顧問皇帝高參
長孫皇后如果僅僅把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那麼她的歷史地位也是有限的,至少沒有我們今天評價得那麼高。不論是在歷史事實還是唐太宗的認識中,長孫氏絕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後宮管理者。實際上,長孫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高參,特別是在重大問題上。
長孫皇后去世,李世民稱:"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矣。"他說皇后"每能規諫,補朕之闕",以後入宮"不復聞善言"。皇后的很多話,在李世民聽來都是"善言"。長孫皇后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他們從小同甘苦共患難,相互的信任歷經考驗,所以,李世民是很聽從長孫皇后的勸告的。
李世民究竟在什麼事情上聽從皇后的話,歷史記載有限。我們從皇后的角度看看,她是如何充當皇帝顧問的。
首先,顧問以不問為前提。長孫皇后這個皇帝的顧問,經常是皇帝問而不答,這給人以強烈印象。皇帝有所問,她就是不回答。皇帝一再問,她就說這是皇帝的事情,我可不能婦人干政。李世民然後就百般解釋你沒有干政嫌疑,皇后才會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是為什麼?皇后真的沒有意見嗎?是在扭捏作態嗎?都不是。經過這麼一個過程,是讓李世民確認是否真的需要皇后的意見。這是一個意見再篩選的過程。
其次,長孫家的利益,皇后很堅持。在這個問題上,皇后一改以往的習慣,不是迴避而是堅持。這當然是因為她是長孫家族最有權勢的人,她也自認為對長孫家族有一份責任。
皇后和長孫無忌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長孫安業,早年曾有虐待繼母和弟弟妹妹的不良記錄。按照當時人的看法和習慣,後來有了勢力的皇后和長孫無忌,一定會報復他們的哥哥的。貞觀元年,長孫安業參與了李孝常等人的謀逆陰謀,要殺皇帝搞政變。這當然是重大的政治案件,按照律法,這屬十惡不赦之條,一定要殺頭。當時也是重要大臣的長孫無忌沒有說什麼話,可能他的願望是希望這個同父異母的哥哥被依法處置。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對皇帝說:
安業之罪,萬死無赦。然不慈於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為聖朝累乎!
皇后說,我家哥哥幹出了這樣的勾當死不足惜,可是天下人會怎麼理解啊?人們一定會以為是我們兄妹迫害哥哥,因為哥哥當年對我們不好,這盡人皆知啊。如果這樣,不是很拖累朝庭嗎?
李世民當然不會讓他拖累朝庭,也不能讓他拖累皇后。於是,長孫安業沒有被殺,而是被流放到了嶺南。
長孫皇后的這次努力,雖然是從朝庭名聲出發進行論證,但畢竟保全了安業的性命。皇后這樣做贏得了廣泛的同情,因為她沒有公報私仇,也沒有繼續發展家庭內部的鬥爭。長孫皇后擁有一種堅毅的理性,對權力也有這樣的理性。在保護安業問題上如此,在阻攔長孫無忌掌權的問題上也是如此。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在唐朝統一國家的過程中,在唐太宗奪取最高權力的過程中,功勞很大。李世民當然最信任他。李世民掌權開始,長孫無忌就擔任吏部尚書,後來李世民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尚書僕射,就是貞觀時期的宰相。但是,皇后就是不同意。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預防外戚干政。這一點,李世民很不理解。所以,還是讓長孫無忌當了右僕射。但是,皇后還是很堅持,她讓無忌自覺退出。無忌當然想掌權,但是敵不過皇后的堅持,只好申請退出,皇上也就同意了。皇后聽後很滿意。
長孫皇后對長孫無忌如此防範,而對於另外兩個人卻是認真推薦,那就是魏徵和房玄齡。李世民對魏徵的納諫也不是歷來心平氣和的,有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給唐太宗提了意見,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氣沖沖拂袖而去。回到後宮,餘怒未消。皇后就說,陛下,您這是怎麼了?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鄉巴佬,整天找我麻煩,早晚有一天我會殺了他。說的就是魏徵。這時候皇后是怎麼做的呢?她就進到裡間,改換了衣服,穿上了朝服,朝服就是正式見皇帝才穿的服裝,來向皇帝祝賀。她跪在皇帝面前,皇帝嚇了一跳:這是為何啊?她說,史書上說,主賢臣忠,只有君主賢能,臣下才能忠誠。魏徵敢於提出很多意見,那是因為他效忠您,他敢於這樣,正好證明陛下是賢能的。現在我有一個賢能的夫君,我能不祝賀嗎?這是國家、人民之福啊,所以我要祝賀。
史書上沒有記錄李世民的反應,想來一定是喜上眉梢。注意皇后說服皇上的角度,她是從表揚皇上的立場來維護魏徵的直言。試想,她如果從批評皇上度量狹小入手,那麼問題一定會更複雜,甚至完全弄糟。這種方式的成功,是建立在對人性弱點認識的基礎上的。
皇后不僅能提意見,而且善於提意見,這種方式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對於後宮的事情,皇后也向來如此。長樂公主要出嫁了,因為是皇后的親生女兒出嫁,皇帝特別囑咐要多準備嫁妝。結果朝庭準備的嫁妝十分豐盛,甚至超過了長公主。魏徵出來發言了,說這樣於禮不合,於情未安。李世民把魏徵的意見轉述給皇后,皇后深有感慨:魏徵真是難得,作為皇帝妻子的我尚且察言觀色。過去只聽說陛下重用魏徵,不知道理由,現在終於知道了,魏徵是能夠"以義制主之情"的人。忠言逆耳利於行,魏徵真是社稷之臣啊。然後皇后命令賞賜魏徵。
我們看到,皇后不僅讚賞魏徵,更能對魏徵進行分析,得出"以義制主之情"的結論。其實,唐太宗也說過類似的話:魏徵每言,必約我以禮。
毋庸置疑,唐太宗對魏徵的信任重用,這其中有皇后的因素存在。此外,皇后處處維護皇帝形象,也如同魏徵等人一樣。
太宗有一匹駿馬,他特別喜愛,總在宮中飼養,有一天這匹馬卻無病而暴亡。太宗對養馬的宮人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想殺掉她。皇后諫道,過去齊景公以馬降罪於人,晏子云:你養馬而死,是罪責之一。如果你因馬殺人,百姓知道,肯定抱怨你,這是罪責之二。諸侯國聽了,必然輕視吾國,這是罪責之三。齊景公這才沒有殺人。陛下讀書熟知此事,怎麼會忘記呢?太宗怒氣才解。他還對房玄齡說,皇后拿平常事啟發我,真使我受益匪淺。
愛護皇帝的形象,就是愛護國家的形象,是愛護國家的一種重要表現。但是,這個愛護不是護短,不是隱藏皇帝的錯誤,更不是為皇帝的過錯辯護。真正愛護國家的榮譽,愛護皇帝的榮譽,就是減少皇帝的犯錯。帝王無私,不是說帝王沒有私心,而是說帝王代表國家,事無大小內外,都關涉國家,都是公共事宜。
這不僅需要皇帝處處從國家利益、民眾福祉出發,也需要大臣們從多個方面共同督促皇帝。長孫皇后對於唐太宗而言,是特殊的臣下,她能發揮其他大臣發揮不了的獨特作用。唐太宗和唐太宗的時代,正氣佔據上風,長孫皇后有著自己獨特的貢獻。
臨終遺囑深謀遠慮
長孫皇后和皇帝情真意篤,貞觀十年(636),長孫氏三十六歲的時候去世。皇后臨死之際,對皇帝說了一番話,可以看作是政治遺囑。一是相信房玄齡,二是不要重用外戚,三是要求薄葬。除了第三個問題以外,前兩個問題,不僅關係唐太宗的最終名聲,也關係後來的政局。
皇后病重的時候,房玄齡正好犯了一個錯兒,被李世民停職。皇后覺得這件事做得不當,所以把這件事提出來。皇后認為,房玄齡為人謹慎,忠心報國,最值得信任。對於房玄齡的信任,唐太宗最後可以說是做到了,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去世,這之前,太宗保證了房玄齡沒有出問題。因為有很多人想扳倒房玄齡,都被太宗擋住了。保住了房玄齡,就是保住了唐太宗的英名,保住了貞觀之治的名聲。沒有皇后臨終前的囑託,唐太宗是否能做到,真的不敢說。
另外一個遺囑,唐太宗有一點不明白,怎麼在他的時代會出現外戚干政?對於長孫無忌,他既瞭解又信任。不過,太宗至死也沒有忘記皇后的遺囑。他依然重用長孫無忌,但是也不是沒有限制。至於最後長孫家族在高宗時的覆滅,責任不在長孫皇后,也不在唐太宗。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長孫皇后最擔心的後果,後來還是可怕地出現了。
皇后怎麼能夠洞察到後來的局面呢?
這個世界上,長孫皇后最熟知兩個人,一個是哥哥長孫無忌,一個是夫君李世民。只有妹妹才知道,在艱難的歲月裡,長孫無忌如何渴望翻身,如何渴望獲得權力,揚眉吐氣。他的這些渴望已經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而在現今的政治漩渦中,特別是在李世民的高度信任的前提下,長孫無忌的這些渴望真的可能實現。這在皇后看來是可怕的,渴望已久的權力一旦獲得,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貪婪,一切惡果都可能發生。於是,皇后才在臨死前再度提出這個問題。
長孫皇后真是用心良苦。後來悲劇還是發生了。我們能說什麼呢?皇后已經盡心了。悲劇屬於長孫無忌,絕不屬於長孫皇后。
貞觀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於立政殿。宮中女官把皇后編撰的《女則》一書呈給唐太宗,說:皇后生前把歷代婦人參政得失的歷史編成此書,自覺文字尚不精練,不敢呈獻,不想皇后還沒有來得及修完就......太宗打開書卷,不禁失聲痛哭。史書記載"上覽之悲慟",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內心悲傷,放聲痛哭。
想一想整日高深莫測的皇帝;想一想唐太宗這個衝鋒陷陣、殺敵無數的馬上英雄;想一想玄武門下,唐太宗一箭封喉,讓他哥哥眨眼間死於馬下......總之,如今唐太宗失聲痛哭的樣子,讓人感到落差太大。不過,這正應了那句老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皇后的去世,確實讓唐太宗感到悲傷,心中空空如也,忽然之間喪失了依靠。史書記載,唐太宗說:以後入後宮,再也聽不到她的規諫了。
皇后六月去世,十一月埋葬於昭陵。太宗經常想念皇后,不能自已,於是在宮苑之內修建一個多層塔樓,為的是便於自己經常登臨,瞭望昭陵。有一次,太宗引領魏徵同登塔樓,讓魏徵看昭陵。魏徵說:在哪裡啊,我眼睛不好,看不到啊。太宗就用手指示:那不就是昭陵嗎?啊?魏徵故意打馬虎眼說,啊,是昭陵啊,我還以為你要看獻陵呢,要是看昭陵,我早就看到了。魏徵這話,含意很隱晦。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皇后先死,所以先葬,後來太宗死後與皇后合葬於昭陵。獻陵是唐高祖李淵的陵墓,他在貞觀九年去世,埋葬於獻陵。魏徵的意思是:作為兒子,你不想念父親,單單想念妻子,這讓天下人知道了,可不是一個好榜樣啊。畢竟,我們是以孝治天下啊。魏徵的意思,唐太宗何嘗不懂?但是他太想念皇后了。在魏徵面前,太宗大概也用不著掩飾,他再一次哭了起來。
這次痛哭之後,太宗下令拆毀這座塔樓。那座思念之樓雖然拆了,但在太宗的心中,思念之樓永遠高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