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明代交椅(圖)

 2009-12-18 20: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交椅,因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狀,故名。據資料考證,起源於古代的馬扎。馬扎也稱馬閘或交杌,其模樣同我們今天見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寧波人仍將小凳子稱為"杌子"或"小杌子"。漢人的馬扎又源自北方少數民族的"胡床",大約在漢代傳入。原來,我國漢以前的傢俱都屬低面傢俱,無坐具,人們席地而坐,只有案幾而無桌子。到了漢代,北方遊牧民族的"胡床"傳入,這裡的"床"是坐具的含意,與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大約在唐以後,人們才把帶後背與扶手的坐具稱為椅子。在宋元時已出現了帶靠背的交椅,分為直背與圈背兩大類,而明代的交椅就是圈背交椅的延續與發展。
  
明代交椅以造型優美流暢而著稱,它的椅圈曲線弧度柔和自如,俗稱"月牙扶手",製作工藝考究,通常由三至五節榫接而成,其扶手兩端飾以外撇雲紋如意頭,端莊凝重。後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開光,透射出清靈之氣,兩側"鵝頭棖"亭亭玉立,典雅而大氣。座面多以麻索或皮革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腳踏板,裝飾實用兩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間,一般都配製彫刻牙子,另在交接之處也多用銅裝飾件包裹鑲嵌,不僅起到堅固作用,更具有點綴美化功能。由於交椅可摺疊,搬運方便,故在古代常為野外郊遊、圍獵、行軍作戰所用。後逐漸演變成廳堂傢俱,而且是上場面的坐具,古書所說的那些英雄好漢論資排輩坐第幾把第幾把交椅,即出源於此。
  
在交椅進入廳堂時,它的交叉摺疊的椅足已失去了原來野外使用的功能,於是有人將它改成常規椅子的四條直足,這便成了"圈椅"。現傳世的明式交椅,以黃花梨最珍稀,而雜木交椅的存世量不少。目前,古董傢俱市場上流通的不少"黃花梨交椅",多以白酸枝或越南黃花梨仿製,收藏者須謹慎。

来源:華夏風韻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