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胡鬥 李源潮的醉翁之意 (圖)
重彈「老中青結合」舊調
十一月二十日,中組部長李源潮在中央黨校重提毛澤東的老調「老中青結合好」,無疑給黨內的年輕人澆了一頭涼水。那些人本指望藉助「年輕化」更上一層樓,可計畫趕不上變化,李源潮把幹部任職年齡「一刀切」視為錯誤做法,強調「老中青搭配」,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這是為兩年後十八大胡錦濤為團派「扶上馬送一程」造勢。二○一二年胡錦濤年滿七十歲,而在職十三年、至今還享受「黨和國家領導人」待遇的江澤民,已年逾八十三歲仍退而不休,有此先例,難道胡錦濤不能「顧問」到下一個十三年?
李源潮提出幹部隊伍年輕化不是「低齡化」後,人民網很快開足馬力為之搖旗吶喊,署名「石頭花」的人民網作者吹捧李源潮此舉「善哉」,並擺出理由說:以年齡劃線,其弊端是明顯的。因為即使是老年人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五十多歲身體就不行了,有些人到了七十至八十歲身體還很好。由於生活質量的大幅度提高,現在七十歲老人的身體狀況相當於二十世紀初五十歲的人。「知識化程度越高的社會,人們工作的年限會越長」,這也算是與國際接軌。更有趣的是李源潮重提「老中青三結合」,還有利於「預防腐敗反腐敗」,稱「老中青在一個領導班子因年齡差異更好彼此監督、制衡,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緊迫感、危機感。年齡相當的人組成的領導班子,很容易形成共同語言、形成共識,形成腐敗共同體。」李源潮擺出毛澤東的語錄,祭出中共祖宗樹立的「老中青三結合」大旗,似乎可以強化「互相取長補短」的權威性,從反面看恰恰說明團派對自己的思路能否推行心裏也沒有底。
先造輿論 再調兵遣將
本來,新任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不成文規定六十八歲為退休「紅線」,中共二○一二年的十八大除了「五○後」的習近平和李克強有資格留任外,胡溫等其他七名政治局常委均應全部退休,可在十八大之前人事籌備之際,李源潮重提老中青三結合「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必要性」,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為了團派十八大之後的利益,李源潮先造輿論,然後調兵遣將,籌劃團派老中青結合,幾年過去,江派基本上就要江河日下,威風不再了。
李源潮當上中組部長,確實富有經驗,他自己的經歷恰恰說明中共黨內的「年輕化」不過是形式主義「走過場」,實際上,「朝裡有人好做官」才是潛規則。一九八三年,年僅三十三歲的李源潮得益於鄧小平提出的幹部「年輕化知識化革命化」號召,從復旦大學一個普通教師一躍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當時的頂尖上司是王兆國,兩年後胡錦濤繼位成為團中央第一書記。不料,隨後的江澤民時代,他有十二年時間都在副部級的位置上搖擺,直到胡錦濤二○○二年升任總書記之後才時來運轉,被扶正為江蘇省委書記,五年後在中共十七大上當上政治局委員,三十三歲到五十七歲,中間相差二十四年,若是沒有胡錦濤的團派背景,即使李源潮有三頭六臂,恐怕在江澤民時代也不會有什麼出頭之日。
團派之願 未必得償
如果說江澤民的「上海幫」是一個戲臺的話,團派也需要一個這樣的戲臺,有人吹拉彈唱,有人推波助瀾,正應了毛澤東的那句老話「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不過,昨天的「上海幫」,今天的團派,都沒有毛澤東、鄧小平一手遮天的本領,所以團派需要吹拉彈唱組成一個唱戲班子,李源潮的角色就是調兵遣將為團派所用,「把最優秀的幹部用在最關鍵的崗位上」。雖然團派也有「老中青」,但只要掌握了「三結合」的技巧,他們就可以搭更大的舞臺,隨心所欲地再唱五年大戲了──就像江澤民執政的那十三年一樣漫長。
記得一個諷刺小品說,一位射箭高手,每次都是先把箭射出,然後再把射到的地方畫上靶心,每次都能保證滿分。現在,李源潮為團派謀劃的醉翁之意已很明顯,可是歷史並不一定以某些人、某些派別的意志為轉移,中國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團派若是站在船頭的瞭望者,就應該放棄狹隘的宗派之見和私利,把國家的政權交給全民,讓選票來決定誰才有資格成為船頭的瞭望者。經過全民的授權,瞭望者才有資格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帶領這個國家走向民主、自由、富強,並隨時承擔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和發出警告的責任,這樣的國家才是負責任大國,才有望早日成為普世價值下的現代化強國。總之,一句話,團派若無這樣的境界,未來五年也不過是走馬燈,空歡喜一場。
- 關鍵字搜索:
-
江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