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教授:論文買賣在中國是一個數億元的產業

"2007年我國買賣論文‘產業'規模約為1.8億元-5.4億元,論文購買者遍佈高校、研究單位等,搜索引擎是到達買賣論文網站的主要途徑,論文主要發表於非法學術期刊上。"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瀋陽昨日透露,蔓延整個學術界的買賣論文現象,已經成為信息科學領域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現實課題。有鑒於此,他和該校另一位教授和一位博士生,通過對買賣論文現象的長期充分調查,實證分析出論文買賣的動力機理、傳播渠道和盈利規模。

瀋陽介紹,使用搜索引擎軟體工具,可獲得Google和百度"代寫論文"、"論文"、"論文發表"和"買論文"搜索詞的前面323個返回網站。統計發現,所有發表的論文有極大的相關性,實質都是非法學術期刊產業鏈的組稿源頭,這些論文絕大部分發表在非法學術期刊上。

"論文買賣"數億元

根據電子商務淘寶網論文交易銷售額前20名商鋪的數據,可計算平均每次論文交易花費649元。

瀋陽稱,他與多個買賣論文網站的銷售人員進行過聊天,證實網站"瀏覽購買比"一般為2%-6%。通過公式"平均交易費用×每天瀏覽買賣論文網站的人數×瀏覽購買比×365(天)",計算可知網際網路網站論文交易2007年度銷售額為1.8億元-5.4億元。

如果加上電子商務網站銷售、即時通訊銷售、校園廣告銷售代寫論文以及代發論文收入,該"產業"年交易額還是相對保守數據,具體數值難以估計。

論文生意"一條龍"

瀋陽稱,他們研究還發現論文交易網站具有一些共同特點:如論文選題涉及範圍廣,文、藝、理、工、商、法、醫無所不包;經營業務流程完整,包含論文寫作、論文發表、論文翻譯、論文檢索,允許組織加盟,在全國各大城市設辦事處,便於溝通客戶,分享利潤;在所屬行業或群體設聯絡員,引薦推廣,收取加盟費用,形成" 傳銷網路"。2008年,這些買賣論文網站均進行了搜索引擎推廣。

"藥方"是釜底抽薪

瀋陽稱,為遏制當前買賣論文的嚴峻形勢,應避免論文成為評職稱的唯一指標,取消不以研究為指向的本科生、專科生畢業論文答辯;構建完善的基於第三方機構的網際網路期刊管理模式;推進反剽竊系統研發和應用;提高各類期刊社鑒別真偽能力;搜索引擎和網站切實負起社會責任;阻擊買賣論文廣告。

相關評論:

論文"生意"不正當

評論員李建華

論文選題無所不包,經營業務流程完整,買家遍佈高校、研究單位,2007年我國買賣論文"產業"規模約為1.8億元-5.4億元。專家的調查讓我們看到買賣論文生意興隆,更看到學術論文淪為商品的現象日益嚴重,令人擔憂。

購買別人包辦的論文用來作為自己的學術成果,這種不誠信行為嚴重違背了基本學術品格,當為人所不齒;而買賣論文的經營者明顯屬於不正當獲利,也違背了基本商業倫理,為學術不端行為推波助瀾,共同污染了學術環境。

面對龐大的論文買賣產業,我們更應反思為何有這麼巨大的"市場需求"?大學生畢業要論文答辯,教授、醫生、記者等各行各業職工評職稱要提交論文,而且是"非此不可"。這種機械的學術能力和職業能力考評,無疑是催生買賣論文"產業"的原因之一。不改革"論文至上"的能力考評機制,論文買賣難以杜絕。

重建良好的學術環境,已經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提倡自我清潔、端正學術品格、拒絕不良風氣侵染,但更重要的是提供寬鬆、自主的學術空間,解除不必要的羈絆,同時改革社會評價機制,這樣應該有利於淨化學術環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