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涉黑頭目 以地方"調解員"自居
法制日報11月30日報導 「安徽含山‘司氏兄弟’倒了!」連日來,這一消息在含山當地不脛而走。
原以為又是一個「稱霸一方,為非作歹」的陳舊故事,但記者在厚達200頁共計10余萬字的一審判決書中發現了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在當地惡名遠揚的司氏兄弟團夥,竟以「調解」、「平事」為已任。只不過,和人們印象中的調解不同,他們用以樹立權威的手段是———暴力威脅。
「狠」字當頭無名小卒漸成「氣候」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含山縣林頭鎮鑄造業的蓬勃發展,鑄造業的主要原材料———生鐵、硅鐵渣等一下子成了搶手貨,瞄準這樣的商機,含山縣林頭鎮的許多人開始以販賣生鐵、硅鐵渣為生。
「司友龍、司友勝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在林頭鎮‘混世’的。」當地村民告訴記者。
1993年以後,販賣硅鐵渣的利潤日益豐厚,越來越多的人打算從中分一杯羹,隨之而來的就是市場競爭的加劇。
不過,這樣的局面,卻為司氏兄弟的涉黑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打壓競爭對手,一些經營者將當時在林頭鎮已小有「惡名」的司友龍、司友勝兄弟「請」入了硅鐵渣市場。
「剛開始的時候,這兄弟倆一沒錢二沒勢,就是憑藉著一股‘狠’勁兒,壟斷我們這裡的市場,時間久了,就成了人人害怕的‘黑老大’。」說起曾經的往事,林頭鎮村民張青永一臉無奈,「我是最先開始收鐵屑子的,所以算是最先被盯上的,為了斷我的生意,他們在路上攔下我,把我的自行車扔到旁邊的溝裡,然後就是一頓暴打,之後我再也不敢收鐵屑了。後來,周圍幾個做鐵屑生意的朋友也相繼被司友龍這夥人逼得關了門。」
2002年,司氏兄弟成立了巢湖市龍華勝鑄件有限公司;2003年,資本累積日益雄厚的司氏兄弟,在含山縣林頭鎮張疃「大缺口」非法佔用土地,建廠房,蓋辦公樓。
有了「辦公地點」之後,團夥成員平時便聚集於此,或閒聊或賭博,隨時聽候「調遣」;隨著團夥「軍師」瀋發遠和「御用打手」瀋定玉、郭傳元等人的加入,團夥勢力進一步擴張;2005年,司氏兄弟成立新公司,更加瘋狂聚斂財富。
自此,司氏兄弟已不再滿足於只做憑經濟實力肆虐一方的「老大」,而是開始嘗試「定紛止爭」……
「功成名就」司氏兄弟變身「調解員」
隨著司氏兄弟插手民間糾紛的次數逐漸增多,該團夥在林頭鎮一帶形成了一個「地下調解」團夥。
用當地群眾的話說,司氏兄弟之所以能夠屢「調」屢成,原因只有一個———他們以暴力威脅手段樹立自己的「權威」。
2003年6月,林頭鎮巢湖標誌服裝廠破產清算,司氏兄弟看中了該廠即將拍賣的舊機修車間和綠化帶。不過,司氏兄弟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搞到手,因為另有兩家公司也對競買舊機修車間和綠化帶興趣濃厚,而且都已向拍賣行繳納了數千元的保證金。
競拍當天,司友龍帶著一眾「手下」趕到拍賣現場。競拍前,司友龍等人先後威脅了兩家公司的負責人,要求其退出拍賣。不過,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均不為所動。結果,兩家公司分別以10萬元和20萬元拍得司氏兄弟的「心愛之物」。
兩家公司的負責人沒想到,「不聽話」的結果便是大禍臨頭。其中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在競拍確認書上簽完字後正準備離開,便被司氏兄弟的「手下」打傷。此後,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又多次接到恐嚇電話。
無奈之下,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只得「主動」找到司友龍,在司友龍的「調解」下,司氏兄弟順利地將舊機修車間和綠化帶收入囊中。
2007年,湯興江父子二人與司氏兄弟團夥裡的骨幹成員瀋啟發發生口角,繼而相互廝打。司氏兄弟瞭解此事後,便「差遣」幾名「骨幹」對湯家父子不斷進行威脅、滋擾。「經人指點」,不堪其擾的湯家父子,只得請司友龍出面「調解」。
「調解地點就定在司友龍的公司裡,最後以我們支付3萬元‘賠償款’加上放爆竹賠禮了結這件事。」回憶起兩年前的那起「調解」,湯興江仍然難掩心中的憤懣,「你不知道,不滿足他們的條件,那夥人就到家裡找我,砸我家門窗。」
2007年6月,林頭鎮居民胡家仙開車運砂途中因接聽電話,沒有及時給司氏兄弟團夥的「軍師」瀋發遠讓路,瀋發遠由此認為胡家仙沒有給他面子,隨即喊來幾名團夥成員將胡家仙打傷。
「被打後,我準備到派出所報案,半路上正巧被司友龍‘看到’,他主動對我講由他來‘調解’,他都這麼說了,我也不敢再說什麼。當時,光醫藥費我就花了1000多塊錢,加上誤工損失,所以我要求賠5000塊錢,但司友龍講就給1500塊錢。我知道司友龍、瀋發遠他們是一夥人,這夥人狠,我也就只能認了。」胡家仙說。
「吃喝不愁」「慷慨老大」收買人心
辦案人員向記者透露,在這個團夥中,司氏兄弟始終以「大哥」、「老大」、「領導」自居,直接或者指使、授意他人實施犯罪,處於團夥的核心地位。
司氏兄弟還通過給團夥成員好處費、零花錢,為團夥成員擺平事端、出資療傷、資助逃跑等方式籠絡和穩固組織成員,為其跑腿賣命。有些人為達到在社會上「好混」、不受欺負、有「面子」、吃喝不愁等目的,也積極參加該團夥實施的違法犯罪活動,最終成為穩定的「骨幹」成員。
- 關鍵字搜索:
-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