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劫難》揭中共核心戰略機密(上)
《臺灣大劫難》系列報導

一、引言

2012是不是馬雅預言的世界末日,我們或許無從先知,不過2012年對臺灣來說確是危急存亡之時。中國法學家袁紅冰在"臺灣大劫難"一書中,舉了中共的內政、外交、軍事、經濟等大量核心戰略機密,揭露中共的謀臺陰謀。

有別於香港、澳門因租約歸還之必然,中國之所如此急於拿下叢薾之島臺灣,袁紅冰說:"臺灣的自由民主制度已對中國大陸產生示範作用,並成為中共政權最大的威脅,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因而指示,必須傾全力摧毀臺灣的民主制度,以政治手段完成統一,並運用所有的政治能量維持獨裁。"

"二○○二年,胡錦濤成為中共總書記之後,表面上竭力宣揚"和平崛起",不過是疑兵之計,暗中卻全力推動於二○一二年十八大前以武力為主解決臺灣問題的計畫。

二○○八年初,中共注意到國民黨有在選舉中獲勝,重新執政的重大可能。 "因此捉著國民黨重新執政的契機,2008年6月中共在北京西山洞穴深處的中央軍委第一戰略指揮中心,召開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的三個文件,通過了中共中央的三個文件:《解決臺灣問題的政治戰略》、《關於對臺軍事鬥爭準備預案》、《統一臺灣的政治法律處置預案》。"

重點的第一個文件《解決臺灣問題的政治戰略》中明確述及:"全黨要緊緊抓住國民黨重新執政的時機,通過加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全面統戰工作,務必於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18次代表大會召開之前,不戰而勝,政治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徹底粉碎國內外敵對勢力利用臺灣的所謂‘民主經驗',顛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陰謀。"

袁紅冰指出中共詭計"對於臺灣的這個整個戰略就是先經濟統一,然後政治統一。經濟統一就是通過兩個步驟實現,一個就是實現兩岸市場的一體化。接著實現兩岸金融的一體化。"

二、中共對臺經濟戰略的陰謀

袁紅冰在‘臺灣大劫難'一書寫道:"中共的經濟奇蹟是建立在兩個基礎之上:一是對數億"農民工"奴工般的勞動價值的冷血剝奪,一是自然資源和環境毀滅性開發。"而今"中共正在利用自由世界的經濟危機,在全球推行共產極權政治的文化意識,從而思想意識的領域,為共產極權主義的全球政治擴張作準備。"

在2008年六月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就兩岸巿場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發言說:

"實現巿場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也就實現了兩岸經濟上的統一。當然,為此我們要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比如,接納臺灣的出口產品,會對我們的一些產業產生衝擊;為吸引臺灣把大陸作為它進口戰略性自然資源的主要選擇,我們需要用比國際平均價格低一些的價格向臺灣出售自然資源。再比如,為突破臺灣設置的投資屏障,控股臺灣的銀行、保險和其化戰略性的經濟體,我們不得不借諸一批台商作我們的代理,對這些台商我們當然要支付比較豐厚的報酬;要操控臺灣的股巿,使其基本按照我們的意願升降,也需要一定的資金付出。但是,所有這些經濟代價都是值得的,都會得到政治的回報。正像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在臺灣問題上首先要算政治帳。

二O一二年解決臺灣問題是我們當前政治戰略的首要任務,這個任務關係到在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戰勝資本主義的重大問題...雖然我們不得不付出一些經濟代價,可只要實現了巿場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我們就立刻在兩岸關係上取得了具有決定性的戰略主動權:臺灣的出口巿場由我們控制,臺灣必須進口的戰略資源在我們手中,臺灣的銀行、保險和戰略性經濟行業由我們控股,我們有能力操控臺灣股巿,甚至有能力決定臺灣旅遊業的興衰。在控制臺灣的經濟命脈之後,我們的政治意志,就決定了臺灣的政治意志。"

袁紅冰舉了近來兩岸快速簽訂的協議說:"最近簽署的這個MOU就是這個金融一體化的一部分。而ECFA是市場一體化的一部分。"

註:資料來源於 《臺灣大劫難》一書

待續

 看中國首發 轉載請註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吳唯真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