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中國行 新聞背後看不見的手

奧巴馬此次中國行,令歐美一些媒體心中很不是味道,批評他「卑躬屈膝」。這些應該在歐巴馬預料之中,因此才會找「敢言」的《南方週末》做專訪,而不是慣常的中央電視臺或新華社,希望有所「彌補」,以示支持中國的新聞自由

與克林頓、布希訪華高談人權、民主、宗教、西藏問題不同,面對中國這個最大的債主國,以及氣候變化、核武擴散、阿富汗問題、經濟失衡等問題,歐巴馬此行雖然也鼓吹普世價值,但語氣委婉,沒有「指手畫腳」。

這當然讓一些佔據道德高地的西方媒體不爽。美國《華盛頓郵報》在社論中批評,美國或許沒有選擇,必須承認中國是一個崛起的強權,但歐巴馬以美國總統之尊「歡迎」一個獨裁者增加全球的影響力,看不出來有何必要和道理。

西方責歐巴馬媚華

英國《獨立報》也以「歐巴馬對中國強權屈膝」為題評論。《金融時報》更苦口婆心地說,中國的經濟規模尚不及美國的三分之一,人均GDP僅與安哥拉大致相當,歐巴馬對中國表示尊敬是正確之舉,但不必也不應該卑躬屈膝。

站著說話不腰疼。這些「劣評」應該在歐巴馬預料之中。為了避免被攻擊得體無完膚,美國駐華大使館幫他安排了一南一北兩間媒體《財經》和《南方週末》做專訪。由於《財經》靈魂人物胡舒立出走,成就了《南方週末》的獨家專訪。

歐巴馬還手持《南方週末》拍照,表明力挺新聞自由,並且題詞「自由的媒體對於公民的見識貢獻良多」。蹊蹺的是,照片和題詞雖然在網上廣泛流傳,卻沒有在報紙上出現,專訪內容也在網上消失。這究竟是為甚麼?背後似乎隱藏著一隻看不見的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紀曉華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