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多物種面臨滅絕危險
一個主要環境保護組織近日聲稱,17,000多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其中包括一種罕見的巴拿馬樹蛙、一種馬達加斯加齧齒動物動物和僅在菲律賓發現的2種蜥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說,因為森林砍伐和傳染病,四年前才被發現的巴拿馬樹蛙是1,895種很快將從野生環境消失的兩棲類物種之一。
這個總部位於瑞士的組織調查了在今年瀕危物種"紅名單"(Red List)上的47,677種動植物,結果確認了其中的17,291種面臨滅絕的危險。調查結果顯示,逾20%的已知哺乳動物,逾25%的爬蟲類和70% 的植物物種瀕危,與2008年相比,多出2,800多種。
"紅名單"管理者泰勒(Craig Hilton-Taylor)說:"該結果只是冰山的一角。"
今年"紅名單"增加的哺乳動物僅有一種,即馬達加斯加山鼠(Eastern Voalavo),它生長於馬達加斯加山區森林的齧齒類動物。因刀耕火種發展農業正在破壞其棲息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把其歸為瀕危物種,只差2步就滅絕了。
眾所周知的老虎也在"紅名單"中,估計只有3,200只存在野生環境,其在亞洲的棲息地因人類的活動正在持續萎縮。政府和國際保護團體以"紅名單"為依據,確定把哪個物種列入法律保護範圍。
今年瀕危爬蟲類幾乎增加了300種,包括班乃島巨蜥和斑帆蜥,兩者都作為食物被人類獵取,並在其棲息地菲律賓受到森林砍伐業的威脅。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還調查了3,120種淡水魚,比去年增加了510種,發現其中1,147種瀕臨滅絕。這些包括在紐西蘭的褐色泥鰍,其在濕地的棲息地因為排水計畫,灌溉和土地開發而被破壞。
因為保護措施的實施,有些物種已經恢復。幸虧在水壩建的魚梯和其他保護措施,澳大利亞的一種淡水魚--茴魚(Australian grayling)從"易危"(vulnerable)轉為"接近瀕危"(near threatened)。
但對許多其他物種來說,保護工作很可能來得太遲了。
生長在坦尚尼亞南部的基漢西噴霧蟾蜍(Kihansi spray toad)目前已被認為在野外絕跡。基漢西瀑布上游修建的大水壩使其棲息的峽谷乾涸,而且一種富有侵略性的真菌疾病(壺菌病)似乎 是蟾蜍數量減少的罪魁禍首。
同樣的命運很快就會降臨在體形超大的巴拿馬樹蛙(Rabb's fringe-limbed tree)身上,它使用大腳蹼在森林中滑翔時導航並安全著陸。這是已知的唯一一種其蝌蚪以看護它們的雄蛙的皮褪為食的蛙類。
在科學家們首次發現這種樹蛙一年之後,引起壺菌病的壺菌於2006到達巴拿馬中部。自那時以來,這種可能是透過國際貿易和全球變暖而傳播的真菌,幾乎消滅了這種 野生蛙種群。自然保護聯盟說。"從那以後只聽到一隻雄蛙的叫聲。"
亞特蘭大動物園的科學家門德爾松確認這種蛙是一個獨特的物種,很可能數十至上百種其他兩棲類甚至在它們被發現之前已經或即將滅絕。
- 關鍵字搜索: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