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竹書 保存老子99%

今年初北京大學接受海外捐贈的一批古代竹簡,總數達三千三百多枚,經整理拼對後,可復原的完整竹簡超過二千三百多枚,命名為"西漢竹書"。竹簡上出現的 "孝景元年"字樣,可推估出竹簡年代大約為西漢中期,多數可能抄錄於漢武帝時代,其中並包括最完整的《老子》古本。

這批竹簡保存情況良好,表面呈褐色、質地硬實、字跡清晰、墨色黑亮,一些竹簡上的朱紅界欄與圖畫,色彩鮮艷如新,算是目前戰國、秦漢時代竹簡類古書收藏,種類數量最豐富與保存質量最好的一批,對先秦、秦漢、古代思想與自然科學等諸多歷史領域的研究,極具學術價值。此外,竹簡文字抄寫工整,有七八種各具特色的書風,堪稱漢代隸書精品,書法藝術價值也極高。

北大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朱鳳瀚說,最引人注目的文獻是《老子》,殘缺篇幅約只佔一%幾乎可算"完璧"。而之前出土的《老子》古本,馬王堆帛本大多殘破,郭店楚簡本則僅剩五分之二的內容。

秦丞相李斯所著的文字學書籍《蒼頡篇》亦在其中,此書宋代之後已亡佚,近代出土的漢簡只保存零星片段,這次發現的《蒼頡篇》則保存了一千二百多個完整文字。

另一套《趙正(政)書》是關於秦始皇之死和秦朝滅亡,記述始皇帝、胡亥、李斯、子嬰等人的言論活動,包括秦始皇臨終遺命和李斯的獄中上書,部分段落可見於《史記》的《蒙恬列傳》與《李斯列傳》,很可能是司馬遷撰寫時的參考文獻。有趣的是此書稱嬴政、胡亥為"秦王趙正(政)"與"秦王胡亥",而非始皇帝或二世皇帝,作者明顯不承認秦朝的正統地位。

本文留言

作者中國時報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