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形石與翠玉白菜(組圖)

 

肉形石與翠玉白菜是人氣最旺的兩大文物,因此二者經常擺在一塊供參觀者欣賞。此件肉形石乍看之下,像不像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間的"東坡肉"?其實它是一塊瑪瑙石。瑪瑙類礦物在大自然中,由於經過漫長歲月的累積,在不同的時間點,雜質影響乃至生成的顏色不同,呈現一層一層不同的色澤。製作此件肉形石的工匠,將原來質感豐富的石材加工琢磨,並將表面的石皮染色,做成了這件肉皮、肥肉、瘦肉層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現的作品。

乾隆晚年,即十八世紀末,雲南到緬甸的山區逐漸大量開採翡翠玉礦。這種在宮中稱為"雲南綠玉"的新種玉料,很快博得后妃們的喜愛,翠玉白菜就是十九世紀的作品。

工匠利用玉料原來的色澤分布設計成型,琢磨成白色的菜幫、綠色的菜葉,菜葉上還伏著一隻較大的螽斯(紡織娘)和一隻較小的蝗蟲。螽斯和蝗蟲都是繁殖力旺盛的昆蟲,白菜又兼備青、白二種顏色,所以這棵翠玉白菜的整體設計蘊含了"清清白白"、"多子多孫"的內涵,正是父母對出嫁女兒的期盼。由於它原屬永和宮中的陳設,一般推估是該宮主人瑾妃的嫁妝。

翠玉白菜通體高18.7公分,寬9.1公分,厚約5.07公分,晶瑩可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