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為中國有史以來首次舉行的實質性國會議員(亦稱代議士)選舉。當時政權仍及於全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以直接選舉方式,選出了760名立法委員。以當時中華民國名義上控制的中國4億7000 萬人口來計算,平均60萬人選出一名實為中國國會議員的立法委員。該次國會選舉的舉行,在表徵上,也讓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實際上,1948年中國立法委員選舉不但是該國有史以來的首度全國性民意代表的民主選舉,後來也因種種因素,成為迄今歷史上唯一一次,中國全國性的民代普選。(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與國民大會共同相當於其他民主國家中的國會。)
舉行時間
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三千多名制憲代表(即國民大會代表)所訂定中華民國憲法開始施行,依照憲法,立法院立法委員必須由人民以直接選舉方式選出,因此,中華民國於隔年的1948年舉行了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由於幅員廣闊,該選舉各省並不完全相同,約略是在1948年的1月21日-1月23日期間舉行。
選舉方式
在當選名額方面,1948年立法委員採區域,職業,以及自治民族三種方式。其中區域立委佔絕大部分。其中,各省與直轄市選出者,該地區人口在三百萬以下者選出五人,其人口超過三百萬者,每滿一百萬人增選一人,比較特殊的是,當選人有其婦女保障名額設計,除此,稱為自治民族區的蒙古與西藏也共選出6位。另外還有工業團體,教育團體,勞工團體,華僑團體,也都是由具有相關資格的選民直接選出其立法委員。經核算後,當時公民數為3億7000萬的中國,共預計要在此選舉中,共選出773名立法委員。
波折
此次選舉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拒絕參與,而僅有中國國民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及無所屬特定黨籍或小黨參與。在選舉方式方面,經過公民登記的年滿廿歲的中國公民均可以以單選、無記名、秘密的方式參與投票。其中除了少數的職業團體人士與自治民族之外,全國皆於設籍住所附近的選務所參加,以各省平均三成的公民登錄率來換算,該選舉據估計至少有1億5000萬人參與。另外,因為有兩處直轄市於中國共產黨實際統治下,無法進行投票。因此名額原定773名的立法委員,最後選出了760名。
後續
1948年1月選出的第一屆立法委員於5月齊聚南京,共有643名,未報到者包含部分轉任官職,僑選與職業團體。5月8日立法委員集會於南京國民大會堂,並選出孫科與陳立夫為正、副院長,至5月18日立法院第1屆第1會期第1次會議正式開議。其時,並分設21個常設委員會開始運作。
上海某投票站大門處的童子軍
政府官員正向民眾解釋投票規則
一名工人正在進行投票
市民踴躍投票時的情景,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直選
南京市國軍戰士投票
普通市民填選票投票
蔣中正以普通國民身份投票,票選陳裕光氏
一群上海交通大學的教授正在進行投票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視頻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