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救中國海員用武力還是贖金引爭議

中國籍貨輪"德新海"號連同25名船員19號在印度洋遭海盜劫持事件,引起國內媒體和網民的高度關注。

有報導說,事發地點遠離中國海軍護航編隊A會合點南偏東1080海浬,這讓很多網友感到不解:"已經派了兩艘艦艇過去,我們的船怎麼還是被劫持了?" 據《南方都市報》的綜合報導,也有網友提出質疑:難道 "德新海"輪沒有申請護航嗎?懂行的網友答覆說"護航是自願,尋求護航也是自願。有些商船是薄利運營,不可能等大家都到齊了才一起走,耗不起那個時間。" 另一方面,"途經東南印度洋的船舶,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沿非洲東岸航行,儘管這樣能縮短航行時間和節省成本"。

那麼"德新海"輪為何還要選擇這條高危航線呢?是公司強迫還是租家規定的?又有專業網友跟帖說"審核航線,有時船長也不能作主。為了節約時間和燃油等成本,一般租家早已為你設定好了航線 "。《重慶晚報》報導,儘管許多網友認為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應盡快前往營救,但著名海盜問題專家,《黑色馬六甲》等書的作者沉石認為,這種營救方式難度很大,主要是事發地距離遙遠,況且出事貨輪還在不斷運動中。

具體到此次劫持事件如何處理,沉石指出,核心和根本是要保證人質的安全,總的原則是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會付出一些贖金。

與此同時,南都網友強烈譴責用武力解決問題指出,誰能確保百分之百成功。因此,為保證人質的安全,交贖金,立馬放人、還船,是解決此事的最佳選擇。

不過,在鳳凰網的一項相關調查中竟有76.3%的網友選擇了"武力解決",只有9.2%的網友認為應該"支付贖金",另有14.5%選擇了"尋求其它和平方式解決"。

法新社今天自北京報導說,中國媒體稱,被劫持的中國"德新海"輪上存有燃油700餘噸、淡水150噸;船上的米、面等生活物資存儲充足,可以滿足船員日常生活所需。

據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總值班室副主任卓立介紹,該輪於2008年投入使用,載貨量可達7.6萬餘噸,此次航行接近滿載,干舷低、航速慢,易被海盜登船。卓立介紹,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是商船航線密集區,海盜活動猖獗,也是各國海軍護航的重點區域。據中央社報導,中國遠洋集團一位負責保險理財人士表示,被劫貨輪已經投保,包括船舶險和船東責任險,一切損失由保險公司買單。

香港文匯報引述這位人士說,中國遠洋集團每年為旗下300多艘船投保的保費約在 4000萬美元以上。而這艘投入使用不足兩年的貨船,估值也在3000萬美元以上。目前亞丁灣水域被劫船隻支付贖金平均在150萬美元至180萬美元間。負責人指出,海盜劫持船舶所造成的損失將由保險公司承擔,船公司通常按照船舶估值進行1年的投保。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