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12種疾病簡單好用的蜂蜜食療方

 2009-10-13 14: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蜜蜂將花蜜、植物分泌物在巢脾內轉化、脫水、貯存至成熟的過程,就是釀造蜂蜜的過程。蜜蜂釀造好的蜂蜜一部分給自己食用,一部分取出為人類所利用。有數據表明,蜜蜂每次只能採集重量僅為50毫克的花蜜,而這些花蜜最多能釀造蜂蜜15毫克,也就是說,我們食用1000克蜂蜜需要蜜蜂至少7萬次的花蜜採集才能獲得。

蜂蜜的營養成分極為複雜,目前已鑑定出的物質達到180餘種,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糖。

與普通白糖不同的是,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不需要經人體消化,能夠直接被人體腸壁細胞吸收利用,因此不會加重胃腸負擔,這對於兒童、老年人以及病後恢復者來說尤為重要。

維生素。

蜂蜜中含多種維生素,尤其B族維生素最多,每100克蜂蜜中含有B族維生素300-400微克。

有機酸。

蜂蜜中含有多種酸,有機酸主要有葡萄糖酸、檸檬酸、乳酸、醋酸、丁酸、甲酸和蘋果酸等;無機酸主要有磷酸、鹽酸等。

礦物質。

蜂蜜中所含的礦物質含量不高,但種類較多,如有益身心的鉀、強筋健骨的鈣、健腦的磷以及起鎮靜作用的鎂、增補血液的鐵、銅等。

酶。

蜂蜜中所含酶量的多少,即酶值的高低,是檢驗蜂蜜質量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表明蜂蜜的成熟度和營養價值的高低。正因為蜂蜜中含有酶,才使蜂蜜具有其他糖類食品沒有的特殊功能。這些酶是蜜蜂在釀蜜過程中添加進去的,來源於蜜蜂唾液,主要是蔗糖酶,這種酶能把花蜜中的蔗糖轉化成葡萄糖和果糖;另外還有澱粉酶、葡萄糖氧酶、還原酶、轉化酶、磷酸酶、類蛋白酶等。

因此,蜂蜜在全世界都被認為是最好的保健食品之一:《神農本草經》把蜂蜜列為有益於人的上品;古希臘人認為蜂蜜是"天賜的禮物"。

不過,因為採集的花粉不一樣,蜂蜜的食療效果也各有不同。槐花蜜一般在春季喝,其黏度大、氣清香、味甜、質量較好,用於通便和涼血止血;棗花蜜適合秋天喝,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護脾養胃的功效;荊花蜜具有清風止痒的作用,一些容易感冒的人喝此蜜會有幫助;桂花蜜被譽為"蜜中之王",具有很好的養胃作用,而且拌奶喝可潤膚養顏。

12個食療方

蜂蜜作為藥用,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功效良好。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潤燥也;解毒也;止痛也。"

蜂蜜在單獨使用時營養價值高、保健效果好,具有補中益氣、安五臟、調和百藥、清熱解毒、潤燥滋陰、安神養心之功效,若能與其他食物或中藥搭配使用,則能發揮更多的食療和藥療作用。

乾燥上火。

用梨蒸水,然後加入2杓左右的蜂蜜,可達到潤肺潤燥的功效;或用銀木耳燉湯,再加入適量蜂蜜也能潤肺止咳。

便秘。

用大米50-100克,香蕉200克,蜂蜜適量。將大米熬粥後,加入切成小段的香蕉,然後加入蜂蜜,待涼後食用,可潤腸通便。

高血壓。

用鮮芹菜100-150克,蜂蜜適量。將芹菜洗淨搗爛取汁,加蜂蜜燉服。每日服用一次可有效降血壓。

冠心病。

丹參10克、首烏10克,水煎取汁,沖蜂蜜1-2杓內服,對治療冠心病有幫助。

抵抗力低下。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喝牛奶時加入一小杓蜂蜜,可起到抗疲勞、增強抵抗力的效果;或用靈芝10克煎水後,取汁加入蜂蜜也可起到增強抵抗力的效果,特別適合癌症患者手術後食用;此外,用人參泡水,加入蜂蜜1杓,能益氣補氣。

眼睛干。

用菊花3克和枸杞10克,將二者泡水後,加入2杓蜂蜜,可明目、養肝腎。

感冒嗓子疼。

用金銀花5克泡水,加入2杓蜂蜜,可清熱利咽;或用金銀花10克、桔梗10克、麥冬10克泡水後,加入2杓蜂蜜,可治感冒。

月經過多。

用適量紅棗加蜂蜜熬粥,能起到補血益氣的功效。

心煩氣躁。

用百合100克、粳米100克熬粥後,加入蜂蜜,在晚上睡覺前喝,可養心安神;或用玫瑰花泡水後,加入蜂蜜,可舒肝益氣,心情舒暢。

慢性咽炎。

用麥冬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泡水後,加入蜂蜜,對緩解慢性咽炎有幫助。

腰痛腎虛。

用核桃5個、蜂蜜2杓,將核桃仁加水煮15分鐘,加入蜂蜜可補腎健腦;或用油將核桃炒黃,然後加入雞蛋,再加入蜂蜜,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美容養顏。

用蜂蜜和燕窩一起煎水喝,可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此外,用蜂蜜和其他食品如葡萄汁等一起做面膜也能取得很好的美容效果。




来源:環球時報-生命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