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子危機

回顧自己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經歷過的這段心路里程,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如果沒有這些當年的日記,我已經幾乎忘掉了所有的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的是是非非已經顯得沒有什麼意義了。唯有一點淡淡的思念,不時的會在腦海中浮現。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作"性格決定命運"。我在剛踏入社會時遭遇到的種種挫折,似乎也與自己的性格有一定聯繫。然而,如果把鏡頭從我的身上移開,放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現許許多多與我相似的個體。他們對社會的反叛,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造成這種情形的大背景下的深層原因,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前些時候,電視裡播過一部文革前的電影,名字叫《女跳水隊員》。我因為在青年時代看過,所以就跟著看了一會,這純屬是一種懷舊情結。當時,女兒也在身邊。我本以為這麼"老土"的電影對她不會有什麼影響。不料,她看完後卻"深有感觸",跟我說:"那時的人際關係真單純,真好!"聽她這麼一說,我的心裏不禁"咯噔"了一下。

我在八至十二歲期間,曾經在干校生活過四年。這四年,我們的生存環境幾乎與外界隔絕。至少在那僅有的十幾個孩子之間,建立了一種單純、美好的關係。可是,隨著生存條件的改變,我們不得不重新容入社會時,我們卻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無所適從。

說起來,這有點像在籠子裡關久了的動物,一旦走出籠子,便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生存危機。雖然自己是一隻萬獸之王,卻免不了會被一隻小牛追得滿山亂跑。這樣的事情其實一點都不好笑。好笑的倒是那些當初要用籠子關它們的那些人。

《女跳水隊員》那個時代,人際關係決不會簡單到電影中表現的那樣。在當年,電影是被當成一種教育人的重要手段來加以利用的。正因為這樣,電影中塑造出的人際關係代表著一種理想的狀態,其目的就是想讓生活中的人全都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那個時代的新聞媒體也同樣的不會忽略自己的教育作用,連新聞播報都免不了帶有一種歌頌的語調。這些,對於不諳世事的孩子來說,無異於是一種空間上的佔有。孩子如果整天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下,難免會失掉對於真實世界的準確認知。他們一旦踏上社會,迎接他們的自然是"籠子危機"。

雖然,對於今天的孩子來說,很多東西已經有所改變。網際網路的興起,使得獲得信息的管道更為便捷。但如果你認真的聽聽廣播,看看報紙,就會發現一些根本的東西實際上沒有多少轉變。至少播音員那種歌頌的語調仍然在延續著,免不了會在孩子們的耳邊掠過。

也許,在籠子裡學會自己慢慢長大,是我們幾代人都難以擺脫的命運......




本文留言

作者秋水長天一色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