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美好又險惡"的中國資產泡沫(圖)

近幾天歐美報章有關中港臺的報導和評論:(2009年9月18日)

中國希望人民幣未來成為重要國際貨幣

《國際先驅論壇報》星期五(9月18日)發表專欄文章,認為中國具備了製造一個規模遠遠超過美國近十年目擊的網路泡沫和地產泡沫的巨型資產泡沫的各種要素,一旦當局解除對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控制,並徹底開放金融系統,這個資產泡沫就可能迅速膨脹;而正因為它的巨大規模,破裂時對中國和世界的衝擊也將遠遠超過前兩個泡沫。

路透社專欄記者詹姆士?薩夫特在文章裡寫道,中國最近表露的兩個宏大志向 - 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以及把上海打造成國際重要金融中心 - 雖然都是長期目標,但為達到目標而必須採取的一系列步驟跟中國經濟巨大的增長潛力這兩大要素結合起來,就有可能催生一個無比恢宏又無比險惡的資產泡沫。

作者說,其恢宏在於,任何資產泡沫的存在和膨脹都建立在一個好故事的基礎上,而中國的增長故事比誰都好,它的資產泡沫中產生許多惠澤全球的東西;說它險惡,是因為巨型資產泡沫跟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一樣,難免越脹越大,破裂時全球難免有不少金融機構跟它同歸於盡。

作者認為,深入剖析這個泡沫,最合適的參照物是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之前的泡沫階段。逐一分析了日、中路徑的共同之處,包括工業化的成功、高儲蓄低消費和出口驅動經濟增長、人為壓低匯率,還有西方發達國家對後起之秀的強烈抵制、排斥,隨經濟實力增強而提高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加上起到添油加醋作用的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的觀點不斷普及。

作者最後總結說,中國政府對這些問題當然很清楚,保持控制的決心也很大,但它會發現這並不容易,而在這個巨型資產泡沫破裂時,最佳選擇是離它遠遠的。

《建國大業》

星期四的《每日電訊報》報導了中國為慶祝中共建政60週年拍攝的巨片《建國大業》在中國上映的消息。報導說,這部片子一反宣傳片的傳統,動用了許多超級影星,其中包括在西方都小有名氣的成龍和李連杰。製片人希望這個"星光燦爛"的陣容能吸引沈迷於網際網路的年輕一代人。

報導還特別提到了影片塑造的毛澤東。報導說,儘管許多中國人對毛髮動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創傷記憶猶新,但是在中國,毛澤東仍然受到許多人的愛戴。該報說,雖然西方歷史學家都認為毛澤東要為6000萬中國人的死亡負責,但是這位"偉大舵手"的形象仍然出現在紙鈔和天安門城樓上。

至於觀眾如何看待《建國大業》,該報記者採訪了一位22歲的銷售員。她承認喜歡看這部片子部分願意是明星陣容龐大,但是也希望通過看電影來瞭解歷史。記者還採訪一位曾在天安門目睹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86歲老人。他說一定要看這部電影。他說,"不能遺忘歷史,許多人為建立共和國犧牲了生命"。

綠色項目

星期四的《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污染最嚴重城市之一瀋陽將推出一項舉行環保項目,與其他城市競爭,力爭達到北京制定的環保目標。報導說,根據這項耗資三億人民幣,歷時五年的計畫,來自瀋陽市政府以及IMB的50名研究員將協力合作,共同研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辦法,解決水污染,並加強對交通的控制。該報引述瀋陽副市長宋琦說,瀋陽希望成為環保和發展的模範城市。

報導說,離北京140公里的保定已經吸引了不少再生能源公司。江西首府南昌在英國的幫助下也開始了測量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金融時報》引述宋琦說,瀋陽過去被評為世界第二大污染最嚴重城市,但是現在瀋陽希望成為模範城市的計畫在國家計畫過大內需的努力中得到了評估。報導說,言外之意,他是希望中央政府能出一筆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