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攀比下的"中國式浪費"

科研設備浪費已經成為中國科研機構普遍現象,北京市審計局2008年公布的審計結果顯示, 6所高校部分設備設施購入後形成閑置,涉及金額2941萬元.盲目攀比和學術評比片面性,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8月22日"中國青年報")

一邊是科研經費緊張,一邊是大量科研設備閑置,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這不僅表現在科技領域,其他領域也同樣存在.

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稱之為"中國式浪費.

雖然產生"中國式浪費"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具中國特色的還是盲目攀比.

在中國,盲目攀比可謂是源遠流長.官府有,民間有,有錢人這樣,沒錢人也這樣.但是,最觸目驚心的,還是用公款進行的盲目攀比.

從古至今,攀比到底浪費了多少錢財,可能永遠都是個懸案,關鍵是,盲目攀比還將伴隨中國多長時間也是一個懸案.

所謂攀比,說到底就是一個面子問題.對個人來說,面子大不大,就看場面的大小,賓客的多少,酒菜的好壞,只要都超過別人,就算是有面子了.至於面 子以後的日子,攀比之時是不會考慮的.以至於絕大多數普通百姓有了面子,苦了日子.不僅如此,還給他人增加了物質和精神負擔.一些地方的"人情"風"送 禮"風,因為面子,就讓很多人苦不堪言.

攀比,面子表現在"公事"上,為害更烈.很多地方,很多單位,很多領導,干某項工作首先想到的不是效果,而是影響,不是內容,而是形式,於是,所有的計畫,步驟,措施,都是圍繞如何擴大影響,多爭面子而展開的.往往是,儀式比結果重要得多,場面比內容重要得多,不然,也不會在一些地方發生學生"挨凍"迎候領導,聽領導講話的事.

現在的問題是,雖然絕大多數人都對盲目攀比有意見,有想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誰也不願率先走下這個"神壇.以至於科研院所這些最應該求真務實,講科學的單位,也逃脫不了攀比的影響,造成大量設備閑置.

盲目攀比下的"中國式浪費"已成為政府和老百姓理財方面的一顆毒瘤,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活富裕的重大障礙.尤其在政府行為中的盲目攀比,不僅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而且滋生了許多腐敗行為,成為不法份子以權謀私,撈取私利的一種渠道,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要解決公款條件下的"中國式浪費,首先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來構筑預防體系;第二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國人的節約意識;第三要建立嚴格的部門預算制度,對沒有按規定使用資金或沒有達到規定使用效益的單位,在以後年度的經費預算安排時從嚴從緊控制;第四要加大問責力度,對盲目攀比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造成嚴重損失的,追究刑事責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