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89離休幹部呼籲停止國企私有化

以原統計局局長李成瑞為首的189名離休幹部上書中央,要求領導人停止國企私有化,並恢復國有制以保障憲法,中港兩地評論員都認為,這種左派保守思潮力量不彰,亦不會動搖改革開放的主流意見。

倡議人8月12日向以國家主席胡錦濤為首的四名中央領導人發信,一開始便指出,二十多年來,大量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單位被私有化,公有資產被侵吞,工人和農民一直對此進行抗爭,上月24日爆發的吉林省通化鋼鐵廠工人抗拒私有化便是最新的例子。信件又指,這種正義鬥爭已得到各地人民群眾的強烈響應,要求立即制止和糾正私有化活動,相信一股反對復辟資本主義的高潮正在全國蔓延。

倡議人指出,中國憲法訂明,公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國家有責任保護公共財產,以及禁止國家和集體的財產被侵佔或破壞,但實情是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正不斷下降。他們以所得資料測算,在2007年,中國公有制經濟與私有制經濟的比重,在實收資本(二、三產業)中,大體是46%比54%;從業人員的比例已成三七比;國內生產總值是 35%比65%。

另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6年國有工業總產值只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4.9%,遠遠低於1949年建國初期國有工業總產值佔26.2%的比重。倡議人質疑,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是否還存在。

信件繼續指出,在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係數方面,中國已超越0.4的警戒線,質疑憲法中的按勞分配原則是否仍然存在;另外,大量工人因私有化而被迫下崗失業,質疑憲法中以工人階級領導的規定是否還存在;信件總結道,憲法規定中國以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已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

為此,倡議人提出十項建議,包括立即停止國有經濟私有化、還原在私有化中被非法侵吞的國有資產、停止引進外資改造國企、重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在過程中要聽取群眾意見等。

倡議人言明,這是一場維護還是背離憲法的鬥爭,是新時期兩個階級、兩條路線在經濟和政治戰線上的鬥爭。

189 名倡議人中,大部分是離休幹部,包括原化工部長秦仲達、原全國總工會書記劉實、毛澤東機要秘書王鶴仁、原海軍軍事法院院長杜煥明等,其餘退休人士主要來自工會、解放軍和社會科學院,個別人士是持保守觀點的左派,例如政協委員喻權域便是當年撰文反對人大通過物權法的學者,另外亦有二千年反對資本家入黨的領軍人物。

在日本兼教的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保守派發聲反映中國社會矛盾激化,不同路線都藉機蠢蠢欲動,但這不會動搖主流派意見。他解釋,自鄧小平以還,黨政商大集團已日漸壯大,不會受制於這些左傾思想。而且恢復國有化的言論過於荒謬,只須指責這批人走回頭路便已經可以打發過去。

但他補充,中央亦不會打壓這些言論,而只是以黨內矛盾處理。

另外,在北京的自由作家高瑜向本臺表示,有關信函在北京根本沒引起討論,事實上,這批左派大部分已下臺,只余少數他們扶植的人在大學或社科院任職,形成一小圈的新左派。

她又說,這些人擁有資源,設有數個網站發表言論,他們多數從理論出發批評現況,但不會對中央領導人逼得太緊,以免影響中央給予他們的豐厚退休安排。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