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無為》

常常於天地萬物間佇立,體悟一份不同於幻世的清醒。看看不再蔚藍的天空,想想熙來攘往庸庸碌碌的人群,不由的讓自己對超越於這個世間那更廣博的宇宙時空和那裡的生命生出幾分敬意和嚮往。在那一刻,我似乎能夠體會到另外時空天人的逍遙自在和恬淡祥和,於是對於"天路"的憧憬,讓我有了更多的思索。

"天路"是修煉之路、是踐行一個生命的歸真之旅!"天路",表面意即"天上的路"、"回天之路",那麼既然是一個人或生命要走"天上的路"、"回天之路",那麼就一定是最好的路,因為人這種生命的終極意義無非兩種:要麼上天,要麼入地,最初的哲學就是在解決這樣的終極關懷中誕生的。

要走天路,可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走天路首先要尋大道,因為"大道通天"!我所理解的"大道通天"最表面一層的含義就是"真正的大道與天相通"!所以走天路首先要走正路,走正路那麼就要選擇在一條大道而非曲折的小道行走,而大道又絕非一般世俗認為的寬寬的柏油路,而是像孔子的聖人哲學、老子《道德經》以及釋迦牟尼佛的出世法定。

真正的大道其實都是教人向善的道理,無論入世或是出世都在講求"道德"之境!達到了一定的"道德"之境方可顯露"靈魂"之境!所以大道首先教會人們的就要使人先做一個好人!一個不同於別人的好人,然後慢慢的是超越於世俗評價上的好人,然後逐漸成為一個超越於常人的好人,最後成為一個超脫於塵世之上的好人。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高人在中土轉生,他們有的不修道已在道中,有的在儒、釋、道中修行成為那個時代的大德之士,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的這種修煉文化的奠定使得中國五千年華夏文明燦若星辰!

孔子的高徒顏回就是其中的一個以德行著稱於世的大德之士。他尊崇孔子,深刻的理解了孔子的思想學說,並畢生力行師教,他雖然入門晚,但虛心好學,很快就領會了孔子學說的博大精深。他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意思就是說:老師講的道理,越學越覺的它高深,越鑽研越覺的它奧妙。道理雖高深,老師卻善於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用各種文獻知識來豐富我們、使我們提高,又用禮來約束我們,使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通過努力似乎已能夠理解和做到,然而要想再向前邁一步,還需要繼續學習和實踐。"

而當時魯國大夫少正卯與孔子同時講學,與其爭奪弟子,譁眾取寵,鼓吹邪說,很多學生為此而動搖,所以出現了"孔子之門三盈三虛"的典故,只有顏回未曾離開孔子半步。有人問他:"你何不去向少正卯學呢?"顏回回答:"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且夫子之學,遵天命,倡仁德,示人以正道,足吾之為學也,何去之有哉?"而後來,在孔子被困於陳、蔡之地時,沒有了糧食,處境十分窘迫。有的弟子開始議論,思想上有些動搖,只有顏回平靜泰然,恭敬的"釋菜於戶外",就是拿來一些"菜"放到孔子門前,表示對老師的敬重與不離。他說:"夫子之道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不被有些人容納。即使如此,夫子盡心盡力去推行,以仁德之心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雖受阻遭嫉,不為一些人所容,對夫子之道有何傷害呢?這可能正是道的珍貴吧!任何環境中能夠堅守正道不動搖,這是君子才能做到的。不修養正道,是我們的恥辱;我們傳播正道了,卻不被一些人採納,那是他們的恥辱。"孔子聽了非常欣慰,說:"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

由此可見,顏回不愧為一個臨難而不失其德,追隨孔子行義天下的精神大士。出高徒必有高師,今天在我們看來孔子是那樣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卻謙卑的向老子問"禮",這本身就鑄就了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段千古美談。是啊,儒教始祖孔子本身就是一個六藝嫻熟的人,又何必多此一舉千里迢迢向老子問"禮"呢,可見如此問"禮"表象是在問"禮",實則卻是在問"道"!而老子在接待孔子的過程中,恰恰回應於孔子諸多"道"的玄妙。他們一個是世外的天龍,可隨意駕馭青牛向西絕塵而去,一個是世間的聖賢,賦有教化萬邦奠定文化的道德使命。一個是神、一個是聖,"神"與"聖"就這樣在兩千年前的中華大地上精彩上演。

然而終究"道不同不相為謀"!老子拋下五千言繼續他的世外逍遙,孔子則勤勤懇懇的續寫他的人間使命。我認為孔子並非不崇尚"道"不知"道"的珍貴,而是他明白自己下世的使命就是要為人類留下入世的修德文化!我一直感覺孔子並不是不能達到老子的灑脫,而是他很清楚他在人間的責任他必須履行,表面他"以入世修德的形式啟發人們的善念",實則是為了千年後的中土將有一群大德之士雖在人中卻又能達到最終出世的深邃境界而做的思想和道德的啟蒙!這就好比諸葛亮明明知道三足鼎立最終魏勝漢亡,他還是要在三顧茅廬之後幫助劉備興復漢室!諸葛清楚天命如此,人又能何如?當他被劉備請出山時,還是世外高人水鏡先生一語道破玄機:"臥龍得其人不得其時也"!而孔子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塵世生活是一種"有為"的生活、即努力"入世",這並不是人的過,因為孔子兩千年前在人間設館授徒的時候,就為人類社會奠定下了這樣的塵世生活準則,但同時孔子也把"仁、義、禮、智、信"作為處世標準及做人理念撒播到千家萬戶,以"修德"來應對"入世"和達成"天道"!所以"入世"並不是說可以在塵世隨意追求名、利、情而無所節制,儒門恰恰認為君子要"克己復禮"!能達到"克己復禮"的"入世"才可以稱的上是遵循天道的"入世",孔子清楚的很,如此"入世"人人修心向善必會令社會繁榮富足、安定祥和!可能這就是大覺者眼中的"修內而安外"!

然而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並非這一種活法,有人奮力入世就會有人覺悟出世,這就是"相生相剋"的理在出世入世問題上的體現。出世者常常強調"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在我看來"無為"即人間的一切皆無所求,放淡慾望、清靜一生,"無不為"則是對出世間的嚮往,他們希望自己靈魂的彼岸是超越於人世的,因此出世後的生命境界和生命狀態就是他們追求的目標。中國古代一直倡導"天人合一"之境,而在這個問題上由於一個出世修行者在古代一出家即為半神,因此那些以出世心態修行的人才是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

提到出世的修行者,沒有人會忘記生活在兩千五百年前的一位了非常不起的人物:他就是現在佛教供奉的大雄世尊釋迦牟尼佛!那時,在印度恆河流域有許多國家,其中有一個國家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叫淨飯王,王后叫摩耶夫人。在摩耶夫人45歲時生下太子悉達多。太子出生時有很多奇異的祥瑞徵兆,有一位阿私陀仙人給太子看相時說"太子若在家,當做聖王,統領四方,若出家修煉,定可成佛,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度化三界內無量眾生"。太子天資聰穎,文武雙全,後娶古印度境內諸國第一美人耶輸陀羅為妻,富貴無極,一旦淨飯王駕崩,悉達太子就將接掌王位,做那大好江山的主人,但是太子卻一直想尋找人生的究竟意義。

後來太子見到人生病、衰老和死亡的痛苦,就想出家修行,永遠解脫生死。淨飯王不許,太子說如果讓我不出家也可以,但必須讓父王保證四件事情:一、不生病,二、不衰老,三、不死亡,四、不別離。如果能夠做到,他就放棄出家。淨飯王知道自己也無法擺脫這些人的痛苦,又怕太子出家,就將悉達太子關在宮中,四門都下了重鎖,並派很多美女陪伴太子,希望以此斷絕太子出家的念頭。悉達太子19歲時,騎駿馬跨越城牆,入山修行,經歷了許多超人間的恐怖和艷麗的境界,在30歲時,於一株菩提樹下打坐49日開功開悟。後來釋迦牟尼在人間傳法49年,普度眾生、傳播天道!與孔子老子同出一轍,釋迦牟尼也為人類社會奠定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修煉文化......

人世常常被人稱為"俗世",由於俗世的功名利祿常常牽絆人的心智,所以會將世人牢牢的控制在"入世"的心態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入世之人看不上出世之人,理解不了他們心態的原因了。還誤以為他們是消沉墮落、甘於自毀!其實從古到今,每一個活著的人都不是傻子,都會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標準。我們何必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去要求別人呢?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這個道理!反過來想想,其實紅塵之人又何嘗快樂?即便當下有眾多的交通工具比古代馬車要快上萬倍,這樣便捷的交通工具不但沒有使人類覺的時間在延長,相反我們生活中幾乎天天都會聽人們抱怨時光飛逝!當下眾多的通訊工具和便利的資訊來源沒有使人收穫心靈的快慰,人照樣還是痛苦,沒有的時候人們在苦苦追尋,有了人又不滿足還要追求更好的。好像只有不斷追求社會才能發展,人類才能向前!而發展到今天,人們不是在向"前",而是在向"錢"......

其實人看不清的東西太多了,即使一個人中最強盛者也往往會發出無力回天、碌碌無為之嘆,僅僅"入世"生存卻不同時"修德"的人,定會迷在人中,無力回天!不能回天,百年過後就只能入地,甚至罪大惡極者入地無門,更別說什麼找尋回天之路了!所以那些一生秉持出世心態的人往往看得透徹,不迷不惑!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才是人中的大智慧者!人們都不希望自己一生"碌碌無為"。然而孔子卻極讚賞"君子不器",是啊,人生在世何必成個什麼器呢?聖人和俗人的境界差異真是天壤之別。可是在人類精神領域的更高層面上,"碌碌無為"並非"昏庸無能",世人眼中的"碌碌無為"在出世人眼中恰恰是一種成就和達觀,"碌碌無為"的最終就是要做到無私無我、無慾無求!無怨無執......

人生命運無常,幾多執著,幾多留戀,終將於百年過後化為泡影,一切都是虛幻和假象。而能在末法時期得遇法輪大法,又何其幸哉?今天的我已然蛻變為一名修行之人,而在未來也必將錘煉成為一名覺悟的生命。面對曲折坎坷的一線天路,深感任重道艱,最終只願能以此生來恪守一個紅塵以外千年以前定下的亙古不變的誓約,正念寫下:天路無為......

本文留言

作者雨風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