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調研:八成地震救災捐款流入中國政府帳戶
【看中國記者華青綜合報導】去年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後,海內外各界人士踴躍捐款,甚至有乞丐把討來的零線換成100元鈔票捐給四川災民的報導。不過,當時就有捐款人表示,他們最大的擔心就是這些慈善捐款是否能夠送達災民的手中。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一項最新調研顯示,來自於中國各界和海外的四川地震捐款有80%流入各級政府財政,而目前仍在災區的非政府組織和志願人員正面臨資金匱乏的困擾。報告呼籲中國政府公開賑災資金的使用情況。
北京出版的《中國青年報》的報導說,這項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也就是非政府組織)研究所副所長鄧國勝博士主持的這項調研顯示,去年汶川地震後,來自中國各地和海內外的抗震救災捐贈款物,截至到今年4月30號,總數已超過767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政府直接受捐約佔58%,各地紅十字會、慈善機構,以及地方公募基金會的受捐份額約佔31%。儘管根據國務院下達的文件規定,地方性公益組織可自行安排使用相關捐款,但是調研人員在對中國7個省 (市) 進行的抽樣調查中發現,這些捐款中的大多數,最後仍然交給了政府部門使用,成為了各級政府的"額外稅收"。調研報告認為,80%的地震捐款最終流向政府的現狀,不利於推動中國公民社會的健康發展。駐四川綿竹災區的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危機干預中心負責人胡宇暉女士向本臺記者表示,雖然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對於四川地震災後的重建作出了努力,但由於相關應急措施不力也出現了重複無序的現象:"政府對於災區的重建投入還是非常的大的,但目前就說我們國家沒有經驗,它不知道到底該在不同的階段做一個什麼樣的一個投入,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工作都是大量重複的,沒有什麼區別,無序的一個工作狀態,這也是我們感到處境比較艱辛的一個原因吧。"
清華大學的調研結果還顯示,目前有些省份,一些民間公益組織募集來的定向資金,被強行轉入政府的財政賬戶。有少數承擔災區援建任務的省份,政府用於災後援建的資金有一半以上來自社會捐款。"官辦民間組織"如: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等16 家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只得到了救災捐贈資金的約11%左右。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的姜聞然教授認為,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是導致海內外賑災捐款流向政府的主要原因:"去年四川賑災以後,除了國內捐款以外,國外有大量的捐款,目前這種大量的,私人的,很熱情的捐助的基金呢轉到政府的財政,我覺得這是和中國整個現行的和歷史上的政治體制和政治結構有關係的。中國雖然有這麼多年的改革開放,基本上還是一個一黨專制這麼一個政府機構,大包大攬的現象從上到下是一個比較自然的,很習慣性的一個情況。"
去年5月12日發生汶川地震後,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參與賑災援助的行動異常活躍。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在災區參與救災的民間組織有300多家,志願人員達到300萬人左右。但是清華大學的調研結果顯示,截至到今年4月,仍然堅守在災區的民間組織目前已不足50家,志願者不到5萬人。清華大學的鄧國勝博士認為,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缺乏資源和資金支持是其難以為繼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政府全盤包攬公共事務,也造成了中國非政府組織無法正常發展的狀態。胡宇暉女士認為,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目前缺乏正規和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也是其自身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們暫時還沒有在中國社會發現它能夠有極大的號召力或者說有很強的能力來把這個組織起來的這麼一個機制。現在各行其事的現象比較多,草根人就比較多,缺乏一個統一組織管理是當前公民社會建設的一個很大的一個問題。"
加拿大的姜聞然教授表示,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缺乏獨立的監督機制,是官僚階層貪污腐化的原因所在。去年四川地震後,中國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現象,應繼續以公眾輿論為影響,推動政府增加行政透明度和公民社會的成長:"中國政府操縱財政,特別是由地方政府操縱財政的時候呢沒有一個監督機制,那麼這裡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官僚機構的泛用或者貪污腐化這種現象愛,所以說呢現在80% 流到政府財政裡。這些錢是怎麼用的?我覺得公民社會要明確地在公眾輿論的角度反饋,向政府提出壓力,讓他們把透明度擴大。這樣呢有利於中國的非政府民間組織的一些發展。"
報導說,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21家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聯合發起的"社會組織5•12行動論壇暨公益項目交流展示會" 於8月12號在北京開幕,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布了此次調研成果,與會的多位學者也就中國非政府組織參與救災的行動和機制進行了總結和展望。
另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星期四媒體廣泛報導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調研結論,
網民質疑:政府為何支配民間捐款?中國網民們質問:政府為何要支配民間慈善組織的捐款?捐款難道成了政府的"額外稅收"?
騰訊一位網友表示,錢一定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定不能讓貪官中飽私囊。如果這樣,請問,下次國難誰還肯出力?誰還願捐錢?你可要知道這是國民捐給災區人民的!拿給政府官員支配我們確實不放心。很多捐款不知去向,支出不透明。
捐款者難知誰能受惠
還有一位網友說,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捐款?就是因為錢捐了不知道給了誰,真正受惠的卻沒得到多少,倒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人分了不少。
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網民之所以聽到賑災捐款80%流入中國各級政府的金庫,成為政府的"額外稅收"後感到擔憂和憤怒,基本原因在於政府、特別是地方官員的公信力近年來急劇下降。正像一位網友指出的那樣,把地震善款交給他們,人民不放心。中國腐敗官員信仰缺失,道德缺失,就是"不差錢"。
民政部司長稱一些NGO公信度不高
針對中國網際網路上的洶洶輿情,中國民政部官員做出了回應。中國官方媒體援引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的話說,"我也看到了這條新聞"。 他說,公眾把資金捐給慈善組織,但最後還是由各級政府來執行項目,這是個很現實的體制問題。
針對為什麼捐款最後還由政府來支配?王振耀的解釋是,目前中國"一些NGO組織公信度不高,回饋不明確,導致公眾不願意將錢交給NGO使用。"
紅十字會多數捐款也交給政府使用
根據清華大學的數據,各界為汶川地震的捐款中,有31%的捐款(約199億元)流向了各地紅十字會、慈善組織以及地方公募基金會。很多中國民眾捐款的時候就是希望通過紅十字會轉給災民,而不是給政府。 即使是這樣,捐給包括紅十字會在內的慈善捐款中的大多數,最後仍然交給政府部門使用。
一些專家指出,很多中國的慈善機構實際上是官辦的,中國政府辦非政府組織,成為中國特有的現象,而真正的民間草根非政府組織,不管是為公民維權的律師組織,還是為愛滋病患者爭取權益的NGO,均受到當局的嚴厲打壓。最近對公民維權組織《公盟》的巨額罰款,對揭露四川豆腐渣工程造成校舍倒塌現象的譚作人律師的審判等,都是當局鎮壓非政府組織的最新案例。
網民:真是想不通
中國青年報報導了一些民眾的憂慮。該報援引一中國網友在論壇發問道:"400個億的捐款,都給災民了嗎,還是用來買了汽車,建了辦公室?按照道理,政府建樓買車應該用行政撥款,不能挪用救災的捐款,這是國家慣例。如果真有400個億的捐款,那些災民還整天說沒有冬衣,作為捐款人之一,我真是想不通。"
更有網友情緒激動地表示:"老子以後還會捐一分錢就不是人!在中國,把錢捐給政府管理那根本就是多養幾個貪官來危害百姓。今年5/12後,全國公務員大漲工資,車改後車補達到七八萬,又是紅包,又是獎金。總之,汶川大地震後,有好多人發了大財,而且不費吹灰之力!"
缺乏獨立輿論的監督
總部設在北京的公民權益非政府組織《人民監督網》主編朱瑞峰認為,民眾對捐款流向的關注,關鍵是缺乏獨立的輿論的監督。
"現在中國缺乏監督,中國現在的官員不是人民選的,都是上級任命的。很多貪官見錢就貪, 不管什麼錢都敢貪。現在,大部分給地震災區的捐款都流入政府的腰包,有的流到官員的腰包,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多起,並且被媒體曝光。這主要是缺乏輿論的監督。"
針對中國官員聲稱賑災款的使用有審計監督的辯解,朱瑞峰表示,紀委監督等於是左手監督右手。
"紀委是左手監督右手。紀委書記腐敗的多了。被抓起來的也不少。 這其實是一個制度的問題。 人民群眾去監督,去上訪,反映情況,不但不處理,反而把舉報人給抓起來了。制度上不改變,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
有網友指出: "說明白了,就是我們不相信這個政府。什麼審計,都是有假的。說不會出現挪用(砸咱款)的情況,那是不可能的。捐款交給了政府,特別是市、縣、鄉政府,能找出幾個一心為民、見錢不撈的?簡直比找恐龍還難!"
很多中國網民表示,不是不想捐給災民,是不想捐給政府。
- 關鍵字搜索:
-
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