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絲產房 結實纍纍 (圖)

軟絲仔交配後將卵生在竹叢上。

關心海洋保育及復育軟絲資源的潛水人50多人,昨天在基隆巿潮境公園前下海清垃圾,並協助投放竹叢"軟絲產房",記錄軟絲產卵行為,有潛水人在海裡看到先前沉放的竹枝上面已"結實纍纍",形容說"感動到差點忘了呼吸"。

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柯永澤指出,這片北縣、基巿共有的灣澳,是軟絲、小管、花枝的重要產卵地,細數東北角一帶的灣澳,只有潮境公園前的這一大片灣澳,還保有珊瑚成長的空間,希望能向中央爭取成為海洋保育區,不讓卸煤碼頭進駐破壞。

基隆漁民楊書仁3年前有感於漁源枯竭,和"釣魚臺論壇"釣友、基隆巿救難協會潛水教練等人,發起"萊氏擬烏賊"(俗稱軟絲仔)產房復育活動。

他們在5月到9月的軟絲仔繁殖期,於潮境公園外海1公里、水深25公尺的沙地投放竹枝叢,模擬柳珊瑚的條枝狀環境,供軟絲卵附著。


懸浮在沙地上的竹枝叢,提供軟絲良好的附著環境,白色長串物體即是軟絲仔的卵。

 由於竹枝會腐化,每年都要更新,投放工作已進入第3年,主辦單位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巿政府今年也首次召集50多名潛水記錄志工,透過講習與實作,讓潛水人實際參與觀察軟絲產房的繁殖設施成效,潛水教練郭道仁曾在北縣貢寮鄉和美海域復育軟絲有成,昨天也現身指導。

昨天近中午,4艘船分別載送潛水人員及綁好的竹枝叢出海投放,潛水人下午到復育區記錄軟絲產卵活動,發現已有軟絲成雙成對在竹枝叢穿梭,有的竹枝上已掛上串串白色軟絲卵。

另一批淨海人員也從岸邊下水,半小時後,保特瓶、鋁罐、塑膠袋、釣線、破布等垃圾陸續"出水",統計超過100公斤。

本文留言

作者牟玉珮 王銘祥 郭熙文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