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口號

20年前的5月和6月的一些日子裡,中國的一些城市發生過一點"風波"。當時的城市街頭,到處是激動的學生、知識份子,工人和市民。人們在街上遊行,悼念著黨的前總書記胡耀邦的不幸去世,也訴說著人們對改革開放存在的問題的焦慮,訴說著人們對中國未來的各種願望。

我也參加了遊行。遊行中,我看到一些標語,隨手記錄了下來。當時,各個單位,各個遊行隊伍的人們舉著旗幟,旗幟上或者寫著某某大學,某某工廠,某某團體,有的寫著這支隊伍擬定的某句標語。這些標語是這支遊行隊伍內心信仰的反映,也是他們生活訴求的反映。

出於社會科學工作的習慣,我當時記下了一些遊行隊伍旗幟上的口號。看到一支新的隊伍的旗幟上寫著新的標語,我就潦潦草草地記在本子上。十幾年過去了,紙發黃了,小本子似乎成了文物。它是那個年代歷史的一個側影,是那個時代社會脈搏的一種記錄。

六四事件後(或北京"平暴"後),的1989到1990年間,進行了這場運動的大清查、大整肅。此後,這段歷史被掩埋起來了。現在二十幾歲的人們,大都不知道中國有過這樣一段"風波"的歷史。他們甚至連趙紫陽、胡耀邦是誰都不知道,還以為是遙遠的歷史人物。

這場運動,1989年的4月下旬的人民日報稱之為動亂;6月初,被小平同志定性為反革命暴亂;小平同志說,連百分之一的寬容都不行。再後來,被小平同志指定的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稱為風波。動亂、反革命暴亂、風波,指的似乎是同一件事,它們之間,究竟有哪些差別和聯繫?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社會科學課題。這場運動,究竟是動亂,是暴亂,還是風波,似乎也沒有人認真地作過研究。反正最高層說是動亂,全國人民就說是動亂;如果最高層說是風波,它就成了風波;如果最高層說是反革命暴亂,它就成了反革命暴亂。它究竟是場什麼運動呢?是暴亂,是動亂,是風波,還是別的什麼,這些資料可以提供一種旁證。總之,這些小本子上的記錄,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也許會有點幫助,它是一分歷史的小資料;它對於未來的人們研究這段歷史,認識這場運動的性質,也許不無幫助。

那麼。當時的人們,說了一些怎樣的話呢?他們有些什麼訴求和願望呢?他們為什麼上街呢?他們真是反革命暴亂的暴徒嗎?這可以從當時的口號中尋找答案。

下面是當時上海大街上遊行隊伍旗幟上的標語:

國魂

位卑未敢忘憂國

狗官不倒,人民不飽。

無位統治全國

政府草菅人命,學生危在旦夕

誰在釀造悲劇

誰掌握了青年,誰就掌握未來

7天了。。。。

李鵬下臺,順乎民意(某某是人名)

民主國家不要法盲領導政法。

天理何在,人道何在?

中國,我為你哭泣

良知人道何在

公理在哪裡?

壯士一去不復返

11億

上海交大:打倒獨夫民賊

廢除垂廉聽政

小平老矣,尚能飯否

運動不動亂

第二教院:有理出來評理,無理出來賠禮

要求對話,不要憐憫

慘無人道,還我同學

財經大學:竊國者株

為正義吶喊

為國家為民主,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上海律師:學生無罪,學生萬歲

復旦大學:愧對學生,怒對政府

抗議殘忍政府

血債要用血來還

國殤

殺人政府償命

人是被判為自由的

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灑下熱淚

不自由,毋寧死

生也何歡,死也何苦

青春無悔

老朽不朽,國家無望

最高指示:你絕食,我睡覺

為死難烈士捐軀

生命誠可貴

以血還血

天下人管天下事

怒髮衝冠

烈士鮮血不白流

媽媽,我想讀書,但讀不進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血,絕不能白流

覺醒(上海師大)

豈在此李(理)

為死難烈士捐軀

生命誠可貴

以血還血

天下人管天下事

拖拉就是殺人

烈士鮮血不白流

怒髮衝冠

人是被判為自由的

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不自由毋寧死

生也何歡,死也何苦

青春無悔

老朽不朽,國家無望

最高指示:你絕食,我睡覺。

絕食已經死三人,李鵬何臉見周公

我想讀書,但讀不進。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血,絕不能白流。

覺醒(上海師大)




本文留言

作者朱長超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