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兵團」大增 一浪高過一浪

香港產管理署20日公布,二月份個人申請破產個案多達一千五百宗,較一月份增加一成八,而與金融海嘯發生前的去年八月八百二十宗相比,增幅更幾達一倍。顯而易見,一個破產浪潮正一浪高一浪的急速掩至,因而造成的社會問題值得政府及各方關注。

回顧自去年八月以來,個人申請破產的宗數一路呈直線上升,每月都有逾百宗的增加,二月份的一千五百宗申請更創下○三年以來的新高。據法律界人士估計,未來數月,申請破產的個案還會不斷上升,可能達到每月二千宗。如此本港在「失業大軍」之外再加上一個「破產兵團」,情況確實令人憂慮。

在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隱藏的問題和事實顯然更令人不安。

事實是,個人申請破產,通常不外兩種情況,一是經營不善或週轉不靈、欠下債務的中小企老闆,二是收入與支出不相稱的個人。

第一種情況,可說是眼前這場金融海嘯的「受害者」或「犧牲品」,企業本來已經營不易,但尚可勉力維持,但「海嘯」一來,訂單不繼、借貸無門,雖然特區政府及粵省政府相繼都推出了中小企借貸資助計畫,但對一些手頭上已無訂單、連員工工資也發不出的小廠來說,這一「關」是無論如何也闖不過去的,最終只有出諸公司清盤、老闆破產一途。對這一部分申請者來說,破產非他們所願,但環境迫人,只能無奈面對現實,而清盤所得,首先要用於償還銀行債務及員工欠薪,個人破產後也就只能過「緊日子」了。

第二類個案的出現,是由於個人收入與支出之間出了問題,不能取得平衡,甚至出現嚴重的拖欠,眼看已「回天乏術」,也就只能「自行了斷」,以申請破產來解決巨額債務。

在此類「沒頂者」中,可能不乏一些本來收入穩定人士以至高薪一族,供樓、供車、供會籍,還有購買各種高級消費品,但「海嘯」一來成了被裁對象,就是僥倖「有得留低」也收入大減,如此面對每月大迭的還款單,真是想不破產也難矣。

更有甚者,一些年輕人包括大學生,工作不久,收入不高,別的本事未學到,「先使未來錢」卻已學到家了,結果「卡數」纏身、債臺高筑,大浪一來,工也沒了,「收數佬」日日上門「喊打喊殺」,申請破產已是最「好」的下場了。

一些年輕人可能以為,欠債、破產也沒什麼大不了,近年一些律師也以「重整債務」為招徠,專門替人「減債」。但這些年輕人不要忘記,破產並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更不是什麼光採的記錄,有過破產「前科」,個人以後的借貸信用以至就業、出任公職都會受到影響,後果是可大可小的。

一場金融海嘯,令不少人跌入破產的人生低谷,然而如果因此而能夠令到一些年輕人得到警醒,改變過度超前消費的惡習,也未嘗不是塞翁之福。一些人無止境的貪婪和美國民眾的過度超前消費,不正是這場金融海嘯的禍根之由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