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攔路搶劫:中國就業之痛響警鐘

中國經濟不景,大學生就業困難,為了求生存,一些大學生鋌而走險,走上犯罪之路,令人不勝唏噓.大學生的就業之痛,已經成為社會之悲,更給社會穩定敲響了警鐘.

據媒體報導,北京一位十多年前畢業的大學生,不久前被辭退,身無分文,被迫每天棲身於書店艱難度日,為探訪家中的病父,不惜趁黑夜攔路搶劫籌集路 費,最後被路人所擒入獄.此事引起強烈反響,很多人感同身受,對其抱有極大的同情,認為這既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

其實,類似的案例在內地並不鮮見,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大學生的案件勐增,有大學生就業無門,愧對家人而自殺;有女大學生迫於無奈,自願遁入娼門,不可自拔;還有男大學生組成犯罪團夥,入屋盜竊行凶.花季少年剛出校門,就變成了罪犯,令人不勝感慨.

大學生就業難,在當前金融危機之下,已成為全世界政府的難題,但這個問題在中國卻甚為敏感.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和輪換制,使社會怨氣有一個發泄渠道,就以美國為例,老百姓如果不喜歡共和黨政府,他們可以通過選票,將共和黨趕下臺,將民主黨請上臺,政府換一換,多少還有點希望,老百姓的怨氣也會消下去.

社會怨氣愈積愈多

但在中國,中共一黨專政體制是剛性的,老百姓即便對政府再不滿,也無法用投票方式更換政府,再加上當局以堵截,封鎖等方式,堵塞老百姓的上訪渠道,因此社會怨氣愈積愈多,一旦爆發,破壞力將極為驚人.

大學生攔路搶劫,表面上是個體的行為,但如果這些個體的行為逐漸增多,並轉化成有組織,有綱領的政治行動,當局恐怕就難以應付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年"六四"事件便是例證,由於一九八八年"價格闖關"失敗,導致通貨膨脹,大學生就業困難,借反官倒,反腐敗走上街頭,進而演變為一場舉世矚目的 政治風波.

從目前情勢看,中國再一次發生動亂的誘因依然存在.過去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導致社會貧富分化,司法不公,野蠻拆遷,絕大多數民眾並沒有從經濟繁 榮中獲得更大的收益,反而在通脹和通縮的蹂躪下,痛不欲生,這產生了一批支持動亂的群眾基礎.尤其是今年還有幾百萬大學生未能充分就業,他們很有可能成為 動亂的生力軍.

另一方面,中共內部的腐敗極為嚴重,數額動輒千萬上億,而且老百姓極為關心的官員財產申報遲遲不出臺,令人忍無可忍.在中國,反腐敗是最好的政治動員工具,最能引起民眾的同情與支持.一旦有人登高一呼,佔據道德高地,很快就會有響應者咸集,屆時當局再應付恐怕已然太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