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得益西方衰退 中共加緊儲備原油

中共正在海外一步步大肆採購,廉價攫取各種資源尤其是石油,以保證它在西方經濟反彈之前發展其長期能源計畫。

華盛頓時報三月十二日獨家報導,在全球金融危機出現之時,中共領導人上個月作出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的能源交易和礦產投標行為。從囤積近兩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來購買戰備物及鎖定未來供應。石油是中共採購單上的頭一項。

二月份中共與俄羅斯、巴西、及委內瑞拉敲定了四百一十億美元的石油供給。

其中最圖利的是與俄羅斯達成的協議,據俄羅斯新聞媒體報導,中共借給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俄國油管公司Transneft 二百五十億美元,作為回報,在今後二十年,中共每天將獲得三十萬桶標價二十美元一桶的原油,這個價格還不到現在四十五美元一桶的價格的一半。

中共副主席習近平最近的拉丁美洲之旅簽訂了一筆交易:借給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一百億美元,中共則得到每天十六萬桶的原油,也是時間長達二十年。

之後,中共能源部宣布,正籌劃撥出資金給中共三大國有能源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簡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Sinopec,簡稱中石化)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簡稱中海油),以便它們收購海外石油或天然氣公司。這三大公司將享有低利率貸款以及直接資本注入。

海外石油生意與中共在澳大利亞礦業的收購齊頭併進。中國最大鋁業產商中國鋁業公司(Chinalco)已經出標一百九十五億美元,購買債務纏身的澳大利亞礦業力拓集團(RioTinto)的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這星期開頭,中國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說,中共必須收集更多的金和鈾以及其它一些戰略物資。

在另一方面,中共也面臨著其他國家的反對聲音,他們覺得那些中共國有資本支撐的公司享有不公特權。

對中共最近礦業投標的不滿聲音也來自澳洲國會。批評聲說,擔心中共 對澳洲國有資源市場有太牢固的掌控,從而使北京得以操控商品價格。

同樣的擔心使得中海油在二零零五年以一百八十五億美元收購美國優尼科(Unocal)的投標失敗。美國國會的強烈反對收購的聲浪,迫使中海油撤掉投標。優尼科被雪弗龍(Chevron)以較低的價格收購。

美國情報研究機構Stratfor 在一份報告中警告說,「中共匆忙買進資源、金屬,目前市場證面臨著中共大帝國主義、低價收購、和趁火打劫的威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