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天笑:俄擊沉貨船中共低聲下氣析因(圖)

作者:李天笑  2009-02-26 20: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7
    小字

1999年12月9-10日,江澤民與俄羅斯政府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根據瞭解,江澤民以法律條文將中俄世代相爭面積相當於100多個臺灣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拱手讓給俄羅斯,承認了從中華民國到歷屆中共政府都拒絕承認的中俄九項不平等條約,永久性地斷絕了後代子孫的討還之路。(大紀元圖片)

最近俄艦擊沉中國新星號貨船,導致死7名中國船員遇難,震驚了世界。在這起發生在原屬中國的海參崴附近的公海上的惡性事件中,俄方的蠻橫與中共的低調形成強烈對比。

俄方表現出冷血和那種擊落韓國客機的霸道傳統。中國船方擅自離港確實有所不妥,但俄軍艦追擊攔截可有多種選擇,但卻採用了明顯過份的極端武力行為,大肆開槍開炮,且救助不力,明顯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慣例。事發後,俄方對新星號事件僅表示" 遺憾",將責任完全歸咎於該船的船長。

俄方的蠻橫固然讓人氣憤,但中共對這起自珍寶島事件以來的特大惡性事件的低聲下氣卻令人不恥。中共一開始就擺出一付小兄弟維護老大哥的奴才嘴臉。中共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早在2月15日事件發生不久,立即暗下向俄表達謝意。但中共一直公開強調俄方沒有及時向中方通報、提供調查結果。既然情況不明,為何馬上感謝示好?

中共官方媒體在報導新星號事件時含糊其辭,以大化小,假裝不知情。其實,中共當局是知情的。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在事件後曾去電話向新星號所屬公司核實SOS求救信號,已得知該船為何遇難。同時,中共駐俄使領館也能在俄媒體的大量報導中獲知詳情。

尤其使國人感到憤怒的是,中共明知俄軍艦開炮行凶,仍曲意為俄解脫。俄方在聲明中承認三度開炮造成沉船死傷,中共僅表示"關切" 、"震驚"與"不滿",卻仍堅持"遇險"的說法,暗示沉船是自然海難,淡化開炮"擊沉"的事實。這與中共以往動輒對西方國家"強烈抗議"、煽動民眾上街遊行和抵制外貨判若兩人。中共自詡 "大國崛起",卻容忍俄對國人逞凶。難怪眾多網友斥責中共比晚清更懦弱無能。

中共一反故往的低聲下氣使新星號事件蒙上神秘外衣,顯得格外貓膩,但卻是有幕後原因的。

首先,中共生怕石油談判節外生枝,有所閃失,有意冷卻新星號事件,為石油生意犧牲了為民抗議。新星號事件發生時,正值中俄"貸款換石油"談判的關鍵時刻。中俄 17日簽署"貸款換石油"協議, 俄國營石油公司將獲得貸款250億美元,換取俄為期 20年每年將向中國提供1,500萬噸石油。

其實,此時是俄有求於中,中共根本沒必要這麼做。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正處跌落時期,靠高油價推動的俄國經濟面臨危機,失業率日增,石油公司資金短缺,而中共手上有大把外匯。儘管如此,在中共眼裡,石油事關中共政權穩定。老百姓再大的事也是小事。老百姓的命根本不值錢,管不管,管到什麼程度都取決於黨的利益。中共怕得罪俄國,寧可沉船死人,也不能讓石油協議出半點差錯。

其次,中共坐視不管是出於對人權的蔑視。同時,中共怕為中國商船和船員爭人權,將來會反制自己。"主權高於人權"是中共專制和沒有清除共黨影響的俄國的共同原則。在俄國人眼裡,俄國的主權高於中國人權,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擊沉中國貨船。在中共眼裡,中共權力高於人權,所以可以用機槍坦克鎮壓天安門學生,可以用酷刑折磨中國民眾。所以,中共情願聽任俄打沉中國貨輪,也不能變為"人權高於主權"。

最後,俄國之所以蠻橫強硬,是因為捏到了中共的七寸。除了石油外,俄國實際握有更大的把柄。俄國完全知道中共需要什麼和害怕什麼。俄國知道中共在迫害人權上需要支持,知道中共害怕法輪功的壯大和發展,知道愛國主義只是為政治目的的權宜之計。更重要的,俄國知道中共有位大人物在掌握之中。據"江澤民其人"一書記載, 1955年江在蘇留學期間加入克格勃遠東局,這就是江與俄簽約無償割讓16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背後隱情。

實際上,在中俄關係上,只要江不死,並在高層有內應,中共就只有忍氣吞聲和軟弱屈膝一途。新星號挨炮彈其實是再冤枉不過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