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脂肪肝的威脅(圖)
現代人營養充足,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連帶罹患脂肪肝的人口也越來越多。脂肪肝不只是成人的危機,由於兒童肥胖問題越來越多,其中有一部分產生脂肪肝和肝功能異常,家長不可輕忽。
什麼是「脂肪肝」呢?它的原名是「肝細胞脂肪變性」,就是肝細胞內有脂肪聚積,使得肝細胞油嘟嘟的,好比鮪魚肚一般。在顯微鏡切片檢查時,會看到脂肪細胞留下一個個空洞,空洞原本貯藏著脂肪,被酒精洗掉後變成一個個空洞,外頭就被好像纖維化了的細胞包圍著。
常見原因
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體重過重,BMI在25∼30者,有一半可能罹患脂肪肝,BMI超過30則有85%的機率。此外,酗酒、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C型肝炎、服用藥物(例如:類固醇、治療免疫風濕藥物)等,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見因素。而在急性或慢性肝炎發作時,肝內也會有脂肪貯積形成脂肪肝的情形。
依照形成原因,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2種。歐美以大量喝酒引起的脂肪肝發生率較高,容易演變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重症;但有少數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數(SGOT、SGPT)卻異常升高,稱為脂肪肝炎(NASH),也有可能進展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嚴重肝疾。
診斷方式
通常以腹部超音波等影像學檢查是否有脂肪肝,其準確率已超過9成以上,是臨床上最方便的檢查工具;雖然肝穿刺用來診斷脂肪肝最精確,但因其為侵入性的檢查方式,很少使用
常見症狀
大多數脂肪肝患者毫無症狀,都是在做健康檢查或其它檢查時無意中發現的,因此常被忽視。有些人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疲倦、食慾減退、肝區或上腹部不適、輕微疼痛、輕度黃疸等症狀,個別病人也有出現肝掌、蜘蛛痣等。少數研究發現,部分患者有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許多患者原本血糖都很正常,但幾年後紛紛被檢查出有糖尿病,因此脂肪肝患者應當檢查糖耐量是否異常,並長期關注血糖的變化。
脂肪肝雖有可能轉變成肝纖維化,但必須經過漫長發炎的過程,如果確定沒有酒精性肝病或B型肝炎、C型肝炎,且肝功能一切都很正常,純粹因脂肪肝本身而演變成肝硬化或併發肝癌的機率很小。大多數輕、中度單純性脂肪肝能夠消退,甚至完全恢復正常,但大部分人因為沒有重視它,以至病情惡化。
治療方法
脂肪肝通常是許多健康問題出現後的一個警訊,所以應該先找出造成的原因,再加以處理。
肝的纖維化跟脂肪化,都很難恢復,單純的脂肪肝只能靠自己努力,除了藥物外,注重養生、合理補充蛋白質、適當鍛練身體、適當的運動和休息以及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都很重要,還有,晚上11點以前一定要就寢。
對西醫而言,減重是治療脂肪肝的特效藥,飲食最好只吃七分飽,不要吃得過度,加重身體的負擔。總之,就是要改變食物、休息、運動等狀況,讓已經脂肪化了的肝臟,不再惡化。但合併有慢性肝病、糖尿病的患者,病情就變得較複雜,應及早積極治療。
如果只是單純的脂肪肝,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或酗酒問題,且肝功能正常,此時不必治療,也無需擔心,每年追蹤1次即可。如果未經醫師指示就自行服藥來治療脂肪肝是十分危險的。
中醫療法
中醫治療脂肪肝大多以疏利肝膽、健脾化濕為主,臨床上有以下幾型:
1.肝膽濕熱型:症狀為肝臟腫大、肝區脹痛、脘悶食少、口苦口乾,或有噁心、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當以清熱利濕,方用小柴胡湯合黃連溫膽湯加減。
2.肝胃不和型:症狀為肝臟腫大、肝區脹痛、脘悶食少,或有噁心、腹脹、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當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
3.脾虛濕盛型:症狀為肝區不適、乏力、餐後腹脹,或伴胸悶、噁心,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邊有齒印、脈濡細。當以健脾化濕,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減。
- 關鍵字搜索:
-
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