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旱 官員:15天不下雨 麥區情勢嚴峻

中國大陸去年冬天以來蔓延多個糧食產區的旱災情況嚴重,相關官員今天說,大旱對糧食生產有一定影響;如果未來15天缺乏有效降雨,麥區的情勢將變得嚴峻。

中國大陸去冬今春發生50年一遇的旱災,由於旱情發生在多個麥類糧食產區,引發外界對中國糧食生產問題的關切。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午舉行記者會說明官方旱情因應情況。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回答媒體時表示,前一階段的抗旱工作卓有成效,減災效果顯著。

他說,這次旱災對糧食生產有一定影響,但目前來看,抗旱措施如果能夠紮實有效地發揮丶而下一階段天氣又不會更加惡劣,今年的夏糧會有好收成,中國的糧食生產不應該會發生重大變化。

不過,鄂竟平進一步表示,去年冬天以來的旱情確實嚴重,「當前麥區農作物生長已進入關鍵時期,如果未來15天之內沒有有效降雨的話,麥區的形勢將會比較嚴峻,這樣下一階段的抗旱工作就會異常艱鉅。」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截至昨天為止,大陸耕地受旱面積達2億7600萬畝,作物受旱面積1億3600萬畝;346萬人丶166萬頭大牲畜有飲水問題。

這項統計數字與7日受旱高峰期比較,耕地受旱面積減少2500萬畝丶作物受旱面積減少2437萬畝丶重旱面積減少了1500多萬畝。

受旱面積的減少,主要是受到旱區澆灌面積穩步增加以及部分地區降雨的影響。

官方調查顯示,這次受旱區域集中,共有15個省丶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河北丶山西丶安徽丶江蘇丶河南丶山東丶陝西丶甘肅等8省冬麥區受旱面積佔全國的96%,非常集中。

至於大旱形成的原因,鄂竟平分析,主要是去冬以來降雨少丶溫度高,加上寒旱疊加以及灌期提前丶用水集中。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