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重挑戰 金融危機遭逢罕見乾旱

河南西平縣宋集鄉,潘付中隨手從麥田中抓起一把土輕輕一捏;張開五指,細細的灰白色的泥土從手指間滑落。他抬頭看了看灰濛濛的天,嘆道:「預報說近期仍然沒有雨水。」

「旱得太厲害了,不少小麥出現苗黃現象,有的乾脆枯死了。」他皺著眉頭說。雖然已過農曆「立春」,一望無際的麥田仍然泛著青黃色,小麥趴著長不起來。而在正常年份,這個季節綠油油的麥子早已長得沒過腳脖子,看不到泥土了。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說,去年10月以來,由於雨雪嚴重偏少,北方冬麥區遭遇歷史罕見的乾旱。截至2月5日,河南、河北、安徽等8省主產省冬麥受旱面積1.57億畝。429萬人、207萬頭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

小麥產量佔全國總產量四分之一強的河南省旱情最為嚴重。自去年11月1日至今,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多年均值少80%,遭受到自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特大旱情。相鄰的安徽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2591萬畝。

農業部部長孫政才6日表示,罕見乾旱已導致冬麥小苗、弱苗和黃苗比例增加;河南、安徽和山東三省已有230多萬畝出現點片死苗現象。

據專家介紹,2月中下旬,小麥開始返青期,期間如果乾旱,就會導致穗粒數銳減,嚴重影響產量。

潘付中說,根據目前旱情估算,他家6畝小麥每畝將減產200斤,共計少收1200斤,與小麥每畝單產相當。按照目前小麥價格一斤0.9元計算,收入減少1080元,相當於潘家一畝地一年的收入。

潘付中表示,即便在沒旱的年頭,他一家三口的主要收入也不指望種地,而是靠養豬,如今遭遇嚴重乾旱,種地收入就更少了。更讓他擔心的是,由於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包括生豬在內的農產品價格下跌和豬病的影響,養豬收入持續下降。

中國農民的收入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農業家庭經營性收入,包括出售農產品比如糧食、生豬等,佔全部收入的比重約為50%;工資性收入,也就是外出務工收入,比重近40%;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即農民獲得的政府補貼和土地流轉收益、利息等,約佔全部收入10%。

但是,由於金融危機導致大量農民工失業,今年工資性收入增長困難重重。陳錫文2日表示,中國約有2000萬農民工因金融危機失去工作崗位,或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了;而且金融危機所引發的農民工失業潮尚未見底。

農產品價格的迅速下跌同樣令人擔憂。數據顯示,生豬價格已從去年最高峰10元一斤跌到年初7元,目前已跌至6.3元左右;花生價格最高時4.8元一斤,現在只有2元多。農產品價格快速下跌引發「谷賤傷農」的擔憂。

面臨金融危機和罕見乾旱,中國今年將面臨很多挑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